尺半的意思、尺半的詳細解釋
尺半的解釋
(1).一尺之半,即半尺。 宋 蘇舜欽 蘇舜元 《瓦亭聯句》:“ 陽羨 溪光逗蒼玉,尺半健鯽煙中跳。” 清 魯一同 《拉糧船》詩:“紅白繡鞵尺半長,三年辭家别爺娘。”
(2).一尺半。 宋 洪適 《漁家傲》詞:“波心舉網星光亂,躍出鯉魚長尺半。”
詞語分解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 半的解釋 半 à 二分之一:半圓。半百(五十,多指歲數)。 不完全的:多半。半島。半透明。半脫産。 在中間:半空。半路上。半夜。 喻很少:一星半點。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尺半”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和度量系統來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
一尺之半(即半尺)
指長度單位“尺”的一半,例如在傳統市制中,1市尺≈33.33厘米,半尺則約為16.67厘米。
例句:清代魯一同《拉糧船》詩中的“紅白繡鞵尺半長”,即形容鞋子僅半尺長。
-
一尺半(即1.5尺)
指一尺加半尺的總長度。根據度量系統不同,具體數值有所差異:
- 市制單位:1市尺≈33.33厘米,因此1.5市尺≈50厘米。
- 英制單位:1英尺=30.48厘米,1.5英尺≈45.72厘米。
二、用法與語境
- 文學與生活場景:常用于描述具體物體的長度,如“二尺半的灰布軍裝”,或古詩中“躍出鯉魚長尺半”。
- 單位轉換注意:需區分“市尺”與“英尺”,避免混淆(市尺為中國傳統單位,英尺為英制單位)。
三、擴展說明
- 曆史背景: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瓦亭聯句》中的“尺半健鯽”。
- 現代應用:在描述傳統手工藝品、服飾尺寸時仍會使用,如木闆“二尺半長”。
如需具體數值計算,建議根據上下文明确使用市制或英制單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半這個詞是指尺的一半,即五分之一尺的長度。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尺”部首,右邊是“半”部首。尺部首表示與尺有關的事物,半部首表示半。尺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
在繁體字中,尺半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尺半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是類似于“屍半”的形狀,而屍是表示屍體的意思。隨着漢字的演變和簡化,尺半的書寫方式逐漸變化為現在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關于尺半的例句:
1. 這塊木闆的長度是尺半。
2. 他的身高差不多是尺半。
3. 這個箱子的寬度約為尺半。
一些與尺半相關的組詞包括尺寸、半尺、長尺半等。近義詞有一尺二分、一尺三寸等表示相近長度的詞語。反義詞則包括半寸、寸半等表示不滿一寸長度的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