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誠嚴肅;誠實莊重。《管子·形勢解》:“濟濟者,誠莊事斷也;多士者,多長者也。 周文王 誠莊事斷,故國治。” 漢 劉向 《列女傳·周室三母》:“ 太任 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 宋 張載 《正蒙·誠明》:“勉而後誠莊,非性也;不勉而誠莊,所謂‘不言而信,不怒而威’者與!” 王夫之 注:“而誠莊乃靜存之事,勉強則居之不安而涉於人為之偏。”
“誠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基本釋義
指“真誠嚴肅、誠實莊重”,強調内在的誠摯與外表的端莊相結合。該詞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性或行為态度,如《管子·形勢解》中提到“誠莊事斷”,即通過真誠莊重的态度處理事務。
文獻出處
文學例證
黃庭堅詩句“鞅掌誠莊語,賢勞似怨詩”中,“誠莊”被用于表達嚴肅而真摯的語言風格。
綜合解析
該詞由“誠”(真誠)與“莊”(莊重)組合而成,既包含内在的誠實,也強調外在的持重,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對人物德行的評價。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管子》《列女傳》等典籍。
誠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真誠和莊重。它表示待人真誠,态度莊重,不虛僞、不做作。
誠莊的部首是讠(讠旁),由4個筆畫組成。
誠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在繁體中,誠字的寫法為誠,莊字的寫法為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誠字的形狀受到環境的影響,呈現出飄蕩的形态,較現代漢字有所不同。莊字則以植物的形象為基礎,代表平靜、安定的意象。
他的言行舉止非常誠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組詞:誠實、莊重。
近義詞:真摯、懇切。
反義詞:虛僞、做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