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訓的意思、承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訓的解釋

接受教令或教誨。《逸周書·武順》:“伯不勤無以行令,卒不力無以承訓。”《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皇子 肈 保育皇後,承訓懷袵,導達善性,将成其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訓”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古典文獻及現代用法三個維度進行闡釋:


一、核心釋義

“承訓”由“承”與“訓”二字複合而成:


二、古典文獻中的用法

  1. 《尚書·說命下》

    “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允懷于茲,道積于厥躬。” 孔穎達疏:“言承順師訓,道方成立。”

    此處“承訓”強調對師長的教誨虛心接受

  2. 《後漢書·桓榮傳》

    “榮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問……榮以經學授太子,承訓有方。”

    描述桓榮以儒家經典教導太子,體現“承訓”的教育實踐

  3. 唐代文化語境

    韓愈《順宗實錄》載:“皇太子睿哲溫文,承訓保傅,孝友之德。”

    指太子接受太傅教導并内化為德行


三、現代語義與擴展


四、經典用例

《詩經·大雅·抑》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 鄭玄箋:“天下皆承順其教誨。”

體現“訓”的教化力量與“承”的實踐響應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
  2. 班固. 《後漢書》. 中華書局, 2007.
  3. 韓愈. 《順宗實錄》.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5. 毛亨傳, 鄭玄箋. 《毛詩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注:文獻版本信息供學術查證,鍊接因平台限制未提供,讀者可通過權威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或“國學大師”網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承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接受教導或教誨,強調對他人訓誨的虛心接納。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演變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可參考《逸周書》《後漢書》等文獻,或查閱(查字典)、(愛問教育)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輔百腳路碧漾駁亂常典檮演垂天翼脞言大耳翁丹宸旦種暮成點蒼誂越帝輔東山卧棟楹煩禮凡氓覆本鶴真弘文館恢胎輝耀解環結業寂谧勁射阚喝狂勷款款而談窟伏累犯連镳裡裡外外翎花令旨遴派流愒履冰馬蠅面議破潰鉛筆淺稚敲喪鐘瓊蘇趣操三仙深到霜氣橫秋誦訓童羖銅宅偷苟土談外畔顯義消消停停斜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