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ight Diagrams formerly used in divination] 遠古中國的一套象征性符號,由三條長畫或斷畫組成的八種圖式,在中國和日本用于占卜和象征
《周易》中的八種具有象征意義的基本圖形,每個圖形用三個分别代表陽的“-”(陽爻)和代表陰的“--”(陰爻)組成。名稱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相傳是 伏羲 所作。《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并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八卦中,乾與坤、震與巽、坎與離、艮與兌是四個矛盾對立的形态。傳說 周文王 将八卦互相組合,又得六十四卦,用來象征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發展變化。八卦本是反映古代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具有樸素的辯證法因素,自被用為蔔筮的符號,逐漸帶上神秘的色彩。
“八卦”一詞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傳統文化概念和現代流行語義兩個層面:
基本定義
八卦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概念,由陰爻(“--”)和陽爻(—”)組合成八種符號,分别代表八種自然現象:
符號構成
每個卦由三爻組成,通過陰陽排列組合形成。例如:
$$
text{乾卦} = begin{array}{c} text{☰}text{三陽爻} end{array} quad text{坤卦} = begin{array}{c} text{☷}text{三陰爻} end{array}
$$
這種組合方式體現了陰陽對立統一的哲學觀。
哲學意義
八卦最初用于解釋宇宙萬物運行規律,《周易》将其擴展為六十四卦,形成完整的占卜與哲學體系。其核心是通過自然現象推演人事變化,如“天地定位,雷風相薄”。
曆史起源
傳說由伏羲氏觀察天地萬物後所創,最早見于《周易》,後與河圖、洛書結合,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
流行語義
現多指非正式的娛樂新聞或隱私信息,尤其用于描述娛樂圈未經證實的消息傳播。例如:“八卦新聞”“愛聊八卦”。
詞源演變
該用法源于粵語“諸事八卦”,原指對瑣事過度好奇,後衍生為對他人隱私的讨論。
八卦既是古代解釋宇宙規律的哲學符號,也是現代社交中的信息傳播現象。其文化内涵從占卜工具發展為涵蓋自然科學、倫理道德的複雜體系,而現代用法則反映了社會對信息娛樂化的傾向。如需進一步了解卦象組合規則或《周易》體系,可查閱、4、7等來源。
八卦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有多種含義。最常見的解釋是指流傳着私人秘密、謠言和閑話的消息。八卦還可以指代一種象征陰陽、天地五行和人類關系的符號系統,在道家和易經中運用廣泛。
八卦的部首是八,它由兩個橫畫組成。根據《康熙字典》,八卦的總筆畫數為 30 畫。
八卦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用來描述思考問題的方法。它由“八”和“卦”兩個字組成。在繁體字中,八字的下方多了一個“廠”字,寫作「八」。
在古代漢字中,八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八卦繁體字的“八”字在上方有一個“亠”,而“卦”字在左邊有一個“中”字。這種寫法體現了古代漢字的演變和變化。
1. 他喜歡八卦,總是樂于傳播别人的隱私。
2. 她被指責為八卦的來源。
1. 八卦圖:指由八個卦象組成的象征陰陽和五行的圖形。
2. 八卦爻:指八個卦象中的一種,用來解釋易經中的卦。
近義詞:閑話、流言蜚語、謠言。
反義詞:真實、客觀、實事求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