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程式的意思、程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程式的解釋

(1) [modality]∶邏輯命題的限制條件,根據這種限制條件,邏輯命題的内容可以區分為肯定或否定其可能性、不可能性、偶然性或必然性等内容

(2) [form;pattern]∶規定的格式;一定的法式;形式

公文程式

(3) [program]∶程式

電腦的程式語言

詳細解釋

(1).法式;規格;準則。《管子·形勢》:“儀者,萬物之程式也;法度者,萬民之儀表也。”《漢書·刑法志》:“此為國者之程式也。”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下》:“ 李相國 程 、 王僕射 起 、 白少傅 居易 兄弟、 張舍人 仲素 為場中詞賦之最,言程式者,宗此五人。” 清 戴名世 《<慶曆文讀本>序》:“餘自少時從事制舉文字,而于兩朝諸先輩之文……奉以為程式。” 鄭觀應 《盛世危言·考試下》:“西法各種,西人藉以富強,已收實効,皆有程式,我步趨其後,易見功。”

(2).特定的格式。《周書·蘇綽傳》:“ 綽 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計帳、戶籍之法。” 朱自清 《論逼真與如畫》:“但是最容易程式化的、最能夠代表文人化的是山水畫。”

(3).特指戲劇程式動作。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篇三:“因為每一程式,乃是許多作者與許多觀衆長期實驗、長期合作的結果。” 徐遲 《牡丹》八:“她以一絲不苟的準确的戲劇程式表達了角色的豐富的心靈。”參見“ 程式動作 ”。

(4).比拟;效法。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 毛嬙 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 掩面,比之無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程式"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指代一種固定的格式、标準或規範的程式。根據權威詞典和語言使用習慣,其詳細釋義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規範化的格式或标準(本義)

指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标準形式、規格或法式。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例: "公文寫作需遵循特定程式";"傳統戲曲表演有嚴格的程式動作"。

二、計算機領域的專用術語(港台地區用法)

在台灣、香港等地區,"程式"等同于大陸用語中的"程式",指為完成特定任務而編寫的計算機指令序列。

來源: 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鍊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353&la=0&powerMode=0

例: "他負責開發這款手機的應用程式(App)"(台港稱"行動裝置應用程式")。

三、法律或技術領域的特定程式

在法律語境中可指訴訟的固定流程;在數學、工程中可指演算的步驟或技術規範。

來源: 《元照英美法詞典》. 法律出版社;《大辭海·機械電氣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例: "司法程式必須保障當事人權利";"機械設計需符合安全程式标準"。


使用提示:

  1. 地域差異:大陸日常用語中"程式"多指規範格式(如禮儀程式),而"程式"專指計算機指令;台港則通用"程式"表示計算機程式。
  2. 專業語境:在法律、工程等領域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其指向的規範性流程。

(注:部分紙質詞典來源無有效電子鍊接,以出版物信息标注)

網絡擴展解釋

“程式”一詞在不同語境和地區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計算機領域(台灣常用)

在台灣地區,“程式”等同于中國大陸所說的“程式”(英文:Program),指計算機執行的指令集合。例如:


二、一般流程或步驟(較少使用)

在傳統用法中,“程式”可指規範化的流程或格式,類似“程式”或“規程”,例如:


三、港澳地區的特殊用法(非主流)

在香港、澳門,“程式”偶爾指表格或格式(如申請表格),但此用法較罕見,更多用“表格”或“格式”表達。


四、與“方程”的區分(數學領域)

需注意“程式”與“方程式”的差異:


五、兩岸用詞對比

術語 台灣 中國大陸
計算機指令 程式 程式
數學等式 方程式 方程
流程規範 程式/流程 程式/流程

“程式”在計算機領域是台灣術語的“程式”,其他語境需結合地區或具體場景理解。使用時需注意受衆背景,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半頭爆仗褊隘抃祝博碩不得人心不同戴天赤蛾短窄铎刀多會兒風癱戈波骾讦更仆難終工日掼紗帽骨董店魂質火急火燎監擇籍籍驚骨開眼卡倫叩馬而谏口宣俪陳臨軒策士龍鰕慲兜美寳面白難捱磐桓攀鱗疲耗千妥萬妥且且散目十指有長短守約施博爽明水晶宮束約死囚松瀑睢陽曲溏心縧褐逃田甜冤對鐵石人銅駝市徒谪微渦賢稱洩風熙皞西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