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誠是的意思、誠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誠是的解釋

(1).猶言如果确實這樣。《荀子·富國》:“仁人之用國,将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高,緻忠信,期文理。布衣紃屨之士誠是,則雖在窮閻漏屋,而王公不能與之争名,以國載之,則天下莫之能隱匿也。”

(2).确實正确。《荀子·榮辱》:“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楚辭·惜誓》:“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王夫之 通釋:“誠是,是非之實也。”

(3).猶言實在是。 唐 陳子昂 《申宗人冤獄書》:“幸能察罪明辜,窮奸極黨……誠是陛下神斷之明,抑亦盡忠之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誠是”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構成 “誠”表示真實無僞的态度,《說文解字》釋為“信也”,《漢語大詞典》指出其核心語義為“真心實意”(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是”在此作判斷動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确實是”的簡略表達。

二、語境功能 在文言句式結構中,“誠是”多用于加強肯定語氣,如《資治通鑒》記載的“陛下誠是堯舜之言”(來源: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虛詞詞典》)。該組合常出現在對話場景,通過雙重肯定強調說話者觀點的正确性。

三、語義演變 近代白話文獻中,“誠是”逐漸簡化為“誠然”,如《紅樓夢》第五十六回“這話誠是”(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校注本)。現代漢語保留其強調功能,但多用于書面語體,如學術論著中的“此說誠是”等表述(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三版)。

網絡擴展解釋

“誠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假設性确認
    表示“如果确實如此”,常用于假設或條件句中。例如:“誠是所言,則需重新考量方案。”()

  2. 強調正确性
    指“确實正确”,用于肯定某觀點或事實的準确性。如:“此論誠是,無可辯駁。”()

  3. 加強肯定語氣
    相當于“實在是”,用于強化陳述的真實性。例如:“此事誠是令人驚歎。”()

二、哲學與文化背景

“誠”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如《禮記·中庸》提出“誠者天之道也”,認為“誠”是宇宙的本源屬性,而“誠是”的用法可能受此影響,暗含對真理或本質的确認()。

三、使用示例

“誠是”的釋義需結合上下文,既可表假設,也可強調事實或正确性,其内涵與傳統文化中“誠”的哲學意義緊密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爆直背肐拉子笨頭笨腦便翾閉合自責并比剗地常川倡籍蟲雞愁壘傳拜辭面粹媺地光丁村人帝星翻刻風起雲蒸奮矯高李告訴蒿目時艱橫眉立目後天黃花閨女嗟惋近朝絶薪止火拘累舉要删蕪冷場涼快柳眉倒豎緑川罵不絕口免喪磨刮尿床子棄擇榷政軟茵塞賢神策神骓稅捐熟脫歲豬貪慌忙縢書外溢忘念圍殲緯帽衛青毋句縣斷響動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