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稱觞的意思、稱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稱觞的解釋

舉杯祝酒。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诏詩》之九:“降席連緌,稱觴接武。” 唐 馬懷素 《餞唐永昌》詩:“聞君出宰 洛陽 隅,賓友稱觴餞路衢。” 宋 王安石 《次韻王禹玉平戎慶捷》:“稱觴别殿傳新曲,銜璧寧王按舊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回目:“試鄉科文闈放榜,上母壽戲綵稱觴。”參見“ 稱觴上壽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稱觞”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chēng shāng,其核心含義為舉杯祝酒,常用于慶賀、祝福的場合。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稱”意為“舉”,“觞”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合指“舉杯敬酒”,表達祝賀或慶祝之意。例如《北史》中記載:“每四時伏臘,武帝率諸親戚……稱觞上壽”,即描述節慶時舉杯祝壽的場景。

  2. “觞”的單獨釋義
    “觞”本指古代的酒器(如角制酒杯),後衍生為飲酒、敬酒的動作()。因此“稱觞”可直譯為“舉起酒杯”。


二、結構與用法


三、文獻例證

  1. 南北朝時期
    謝朓《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诏詩》中:“降席連緌,稱觞接武”,展現宴飲禮儀。
  2. 唐代
    馬懷素《餞唐永昌》詩:“賓友稱觞餞路衢”,意為友人設酒踐行。
  3. 宋代
    王安石《次韻王禹玉平戎慶捷》:“稱觞别殿傳新曲”,描寫慶功宴上的敬酒場景。
  4. 清代小說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标題“上母壽戲彩稱觞”,指為母親祝壽時舉杯慶賀。

四、總結

“稱觞”是融合動作(舉杯)與禮儀(祝酒)的古典詞彙,承載傳統文化中“以酒寄情”的意蘊。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起源:《稱觞》是出自《詩經·魯頌·南山》,意為舉杯祭奠或祝酒。拆分部首和筆畫:《稱》拆分部首為禾,筆畫為八;《觞》拆分部首為言,筆畫為十。繁體:「稱觴」(台灣常用),「稱觞」(大陸常用)。古時候漢字寫法:《稱》在古時書寫時形似今天的「禾」,《觞》的古字形類似于今天的「爽」。 例句:他們舉起酒杯,共同祝賀并稱觞慶賀新婚夫婦的幸福。 組詞:稱謂、稱贊、觞盞、觞子。 近義詞:舉觞、祝酒。 反義詞:獨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