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懲前毖後的意思、懲前毖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懲前毖後的解釋

[learn a lesson from the past to avoid future mistakes] 懲處以前的過錯,戒慎今後再犯

詳細解釋

謂從以前的錯誤或失敗中吸取教訓,使以後不至重犯。語本《詩·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 明 張居正 《答河道吳自湖計河漕書》:“頃 丹陽 淺阻,當事諸公畢智竭力,僅克有濟,懲前毖後,預為先事之圖可也。”《清史稿·兵志二》:“ 同治 中興以後,疆臣列帥,懲前毖後,漸改練勇巡防之制。” 毛6*6*《整頓黨的作風》:“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态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後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這就是‘懲前毖後’的意思。”亦省作亦省作“懲毖”。《明史·姜應麟傳》:“陳天下五大弊……曰懲毖愈甚,頽廢愈多。”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關于革命軍方面消息》:“得此懲毖,足使我民自知病痛所在。”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懲前毖後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懲前毖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

指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使今後的行動更加謹慎,避免重蹈覆轍。其中“懲”意為警戒,“毖”意為謹慎。


讀音與結構


出處與典故

出自《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
背景故事:周成王年幼繼位,周公攝政。成王親政後,在宗廟祭祀時反思曆史教訓,表示要“懲前毖後”,謹慎治國。


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與其他成語的區别


通過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該成語的含義、用法及文化背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詩經》原文或相關曆史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懲前毖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過去的過錯進行嚴厲的懲罰,同時也對未來的錯誤采取嚴格的防範措施。它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是“懲”,第二個字是“前毖後”。下面為您詳細解釋每個字的部首和筆畫。 - “懲”字的部首是“心”,表示和心理、情感有關。它總共有11畫。 - “前”字的部首是“刀”,表示和刀、武器有關。它總共有9畫。 - “毖”字的部首是“每”,表示和每天、定期有關。它總共有23畫。 - “後”字的部首是“彳”,表示和行走有關。它總共有6畫。 《懲前毖後》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古人形容治理國家的策略時使用的。這個成語在繁體字裡的寫法和簡化字相同。 古時候寫“懲”字時也有其他的寫法,如“罰”,意思是處罰。而“毖”字在古代也有其他寫法,如“被”,意思是被子。 以下是“懲前毖後”在例句中的應用: - 我們必須懲前毖後,以避免重蹈覆轍。 - 老師教導我們要懲前毖後,在考試前好好複習。 一些與“懲前毖後”相關的詞語包括: - 懲罰、懲戒、懲治:都表示對錯誤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或教育。 - 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缪:表示在問題出現之前采取預防措施。 這個成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使用與其相對的表達方式來表達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