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弘的意思、成弘的詳細解釋
成弘的解釋
明 代年號 成化 與 弘治 的并稱。 清 黃宗羲 《範母李太夫人七旬壽序》:“ 成 弘 之後,散而之於縉紳各操其權,而館閣始為空名矣。”
詞語分解
- 成的解釋 成 é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狀況:成形。成性。成人。自學成才。蔚然成風。 變為:長成。變成。
- 弘的解釋 弘 ó 大(現多用“宏”):弘願。弘圖。弘業。弘謀。恢弘(a.寬闊、廣大,如“氣度弘弘”;b.發揚,如“弘弘士氣”。亦作“恢宏”)。 擴充,光大:弘揚。 姓。 筆畫數:; 部首:弓;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成弘”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搜索結果可歸納為以下兩種含義:
一、曆史背景中的含義(明代年號合稱)
“成弘”是明代兩個年號的并稱:
- 成化:明憲宗朱見深的年號(1465-1487年)。
- 弘治: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1488-1505年)。
這兩個時期被認為是明代中期相對穩定的階段,尤其弘治年間因政治清明被稱為“弘治中興”。清代學者黃宗羲在《範母李太夫人七旬壽序》中曾以“成弘之後”描述當時官場變化。
二、作為人名的寓意
“成弘”由“成”和“弘”二字組成:
- 成:象征成功、成就,如成語“有志者事竟成”。
- 弘:意為廣大、弘揚,如“弘圖大志”。
組合後寓意才華卓越、宏圖遠志,常用于表達對個人能力或志向的贊美。
注意: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在曆史文獻中多指年號合稱,而在現代人名或文學作品中則偏向寓意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成弘(chéng hó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才華出衆,有遠大的氣概和抱負。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成”和“弘”。其中,“成”是左右結構的部首,表示完成、完成或形成的意義。“弘”是獨體字,表示拓寬、廣大或擴大的意義。
成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坤卦》:“地勢成方,遍施是弘。”這裡的“成”意味着形成、完成;而“弘”則表示廣大、寬闊的意思。因此,成弘一詞代表了一個人有着廣闊的抱負與能力,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
成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别。古時候,成弘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較為相似,保留了其基本的結構和形狀。
以下是成弘的例句:
1. 他年幼時展示出了成弘的才華。
2. 她用成弘的氣魄和勇氣追尋着自己的夢想。
成弘的組詞有:
1. 成就:取得較大的成功。
2. 弘揚:廣泛傳播和推廣。
3. 偉大:卓越、傑出。
4. 雄偉:壯麗、宏大。
5. 抱負: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成弘的近義詞有:
1. 才華橫溢:指某人的才華非常出衆。
2. 抱負遠大:表示某人有着較為宏偉的理想和志向。
成弘的反義詞是平庸:意思是平凡、普通、沒有特别突出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