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包的意思、承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包的解釋

(1) [contract]∶接受工程或大宗訂貨等任務,負責按合同規定完成

(2) [tender for;sign contract]∶訂立合同負責辦理

要承包此項工程的訂約人

詳細解釋

按照議定的條件承擔完成任務的責任。原為計件工資的一種特殊形式。現指社會主義經濟組織内部一種經濟責任制。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承包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承包是現代漢語中表示經濟或法律行為的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一方當事人(承包人)按約定承擔完成特定工作或項目,另一方(發包人)支付相應報酬的行為。以下是權威詞典及學術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承包指通過合同約定,由承包方負責完成發包方指定的工程、生産或經營任務,發包方驗收後支付報酬的經濟活動形式。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57頁。

法律特征:強調“雙方合意、有償性、成果交付”,區别于雇傭關系(《經濟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二、權責關系

  1. 承包人義務

    需獨立完成合同約定任務(如工程建設、土地耕作),承擔質量、工期等責任。

    依據:《法學詞典》(第三版)法律出版社,1997年,“承包合同”條目。

  2. 發包人權利

    監督進程并驗收成果,按約定支付報酬;若承包方違約,可追究法律責任。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現并入《民法典》第七百八十八條)。


三、詞源與演變

“承包”由“承”(接受)、“包”(包攬)複合構成,最早見于明清商業文書,指商戶包攬官府賦稅征收。現代意義形成于20世紀農村改革時期(如“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

考證:《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5卷第1023頁。


四、典型場景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法律法規及學術文獻,側重法律與經濟維度定義。具體語境中的用法需結合合同類型及行業規範進一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承包”是一個廣泛應用于經濟、法律、工程等領域的術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合同形式将特定任務、項目或經營管理權委托給他人或機構,并明确權責關系。以下從定義、核心要素、常見類型及法律要求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要素

  1. 基本定義
    承包全稱“承包經營管理”,指一方(承包方)通過與另一方(發包方)籤訂合同,取得對某項任務、項目或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并在約定期限内承擔風險、獲取收益的行為。

  2. 核心要素

    • 合同關系:承包雙方通過合同明确權利義務,承包方需按約定完成任務或管理目标。
    • 經營權轉移:發包方将部分或全部經營管理權移交承包方,但企業法人地位、名稱等不改變。
    • 風險與收益:承包方需自行承擔經營風險,同時享有合同約定的收益或利潤分配。

二、常見類型及應用場景

  1. 企業承包經營
    企業将整體或部分業務(如生産、銷售)外包給專業團隊,以提高效率。例如:餐飲企業将後廚承包給廚師團隊。

  2. 建設工程承包
    具有資質的承包方通過投标或協議承接工程項目,常見方式包括:

    • 總承包:由一家單位負責項目全過程(設計、施工等),再分包給專業團隊。
    • 分承包:專業公司從總承包方處分包特定工程(如土建、安裝)。
  3. 土地承包
    農民或企業與政府籤訂合同,獲得土地使用權進行種植、養殖等經營活動。例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三、法律要求與資質


四、例句與實務應用

承包的本質是通過合同實現資源優化和專業化分工,廣泛應用于企業運營、工程建設等領域。具體操作需結合行業法規和合同條款,确保合法合規。

别人正在浏覽...

半酣把勢便馬标峻滮灑尺二寃家熾盛泚頰大家風範打啟發大清早瞪眼咋舌鼎力扶持定陵砥直遁叟焚香禮拜父債子還綱紀仆格谟漢姓耗耗奤子鶴氅焦坑金碧輝映斤欘開涖炕圍子夔龍髡翁攔稅老落療護寮檐靈床嫚辭冒失鬼面謾腹诽逆籍漂疾輕描談寫清穹親幸杞人之憂忍人孺童三不足畏撒妖商受晌午飯時辰八字石凍春十六進制水畜甜言美語梯接無明夜匣椟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