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腸的意思、抽腸的詳細解釋
抽腸的解釋
(1).剖腹取腸。謂殺戮。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教子》:“ 梁元帝 時,有一學士……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 周逖 抽腸釁鼓雲。”
(2).比喻盡心;盡忠。《文選·劉孝标<廣絕交論>》:“皆願摩頂至踵,隳膽抽腸。” 呂延濟 注:“抽,拔也。言盡心也。”《梁書·王僧辯傳》:“世受先朝之德,身當将帥之任,而不能瀝膽抽腸,共誅姦逆。”
詞語分解
- 抽的解釋 抽 ō 把中間的取出:把信抽出。 從事物中提出一部分:抽籤。抽調(刼 )。抽查。抽頭。抽薪止沸。 吸:抽煙。抽水。抽泣。抽咽。 概括:抽象。抽演。 減縮:抽縮。 引出,長出:抽青。抽芽。抽穗。抽紗。
- 腸的解釋 腸 (腸) á 人或動物内髒之一,呈長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養分,分“大腸”、“小腸”等部:腸子。腸衣。肝腸寸斷。羊腸小道。腦滿腸肥。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抽腸”一詞在古代文獻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一、刑罰含義(實體行為)
指古代一種殘酷的死刑方式,通過剖腹抽取腸子緻死。明初朱元璋時期曾使用此刑。具體行刑方法為:
- 将犯人綁于木架,用鐵鈎勾住肛門拉出大腸
- 通過杠杆原理懸挂石塊加重,使腸子被完全抽出
- 受刑者因劇烈疼痛死亡(見《顔氏家訓》記載案例)
二、抽象比喻義
- 極緻的盡忠
如《廣絕交論》中“隳膽抽腸”形容竭盡忠誠
- 深刻的自我反省
詩詞中常與“瀝膽”“裂膈”等詞并用,表達内心煎熬,如李颙詩句“焦肺枯肝,抽腸裂膈”
使用提示
該詞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漢語已不常用。研究曆史文獻時需注意:
- 涉及刑罰描述多與暴政批判相關
- 比喻用法常見于骈文、奏章等正式文體
- 當代使用易引發不適感,建議用現代詞彙替代表達
(注:以上内容綜合《漢典》《顔氏家訓》等古籍及刑罰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抽腸(chōu ch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抽”部(chōu)由手部(扌)和州部(丑)組成,表示用手将某物拿出來的動作;而“腸”部(cháng)由肉部(⺼)和嘗部(尚)組成,表示腸子。因此,抽腸的字面意思是把腸子拿出來。
抽腸一詞來源于古代,最早見于《水浒傳》這部經典小說。在小說中,有一個形容十分痛苦的虐待手段,就是将人的腸子抽出體外。後來,抽腸的含義逐漸演變為指将某物完全拿出,或者形容非常痛苦或驚恐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抽腸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據古籍記載,先秦時期的寫法為“彀腸”,彀為弓的意思,腸即為腸子。這個寫法強調了用弓箭将腸子拉出的形象。
以下是對抽腸一詞的例句:
1. 他勇敢地抽腸治療,最終戰勝了疾病。
2. 在恐怖片中,經常出現抽腸的場景,讓人毛骨悚然。
與抽腸相關的組詞包括抽取、抽離、抽取、抽空等。近義詞有拔出、拉出、取出等,反義詞則包括放回、留下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