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匪的意思、白匪的詳細解釋
白匪的解釋
[white bandits] 指國6*民6*黨軍隊
詳細解釋
猶白軍。 魯彥周 《找紅軍,我失去了媽媽》:“媽媽和我原來是跟着赤衛隊轉移的,在一次白匪搜山的時候,把我們和赤衛隊沖散了。”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有付出代價的:白吃白喝。 陳述:自白。道白(亦稱“說白”、“白口”)。 與文言相對:白話文。 告語:告白(對公衆的通知)。 喪事:紅白喜事(婚事和喪事)。 把字寫錯或讀錯:白字(别字)。 政治上反動的
- 匪的解釋 匪 ě 強盜,搶劫財物的壞人:匪徒。匪首。叛匪。 不,不是:匪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獲益匪淺。 盜 筆畫數:; 部首:匚;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白匪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白匪”是中國共産黨在特定曆史時期對國民黨軍隊的稱呼,其含義與使用背景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白匪”一詞源于蘇聯曆史。俄國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黨組建的軍隊稱為“紅軍”,而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勢力被統稱為“白軍”或“白衛軍”(因傳統上白色象征保守勢力)。中國共産黨沿用了這一概念,在1927年至1937年第一次國共内戰期間,将國民黨軍隊稱為“白匪”或“白軍”,帶有政治對立色彩。
二、曆史背景與使用範圍
- 國共對立時期:這一稱呼集中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前期,尤其在紅軍長征前,用于強調國民黨與蘇維埃政權的敵對關系。
- 使用變化:隨着1936年西安事變後國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白匪”一詞逐漸減少使用。
- 特指案例:部分資料提到,“白匪”有時也特指白崇禧領導的國民黨桂系部隊。
三、相關曆史事件
在中俄邊境地區,如額爾古納,曾存在由白俄流亡者組成的“白匪”武裝。例如1929年,東北軍第三團支持的白俄匪徒在邊境燒殺搶掠,導緻多個村屯被毀、2600餘人喪生,史稱“1929額爾古納慘案”。這類事件雖與國共内戰無直接關聯,但反映了“白匪”一詞在具體曆史語境中的暴力象征意義。
四、與俄羅斯“白匪”的區分
需注意,蘇聯時期的“白匪”指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反革命武裝(如弗蘭格爾部隊),而中國的“白匪”是借用了這一政治标籤,兩者曆史背景不同。
“白匪”是一個具有強烈時代特征和政治立場的詞彙,其使用與20世紀上半葉中國及蘇聯的革命鬥争密切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匪(bái fěi)這個詞是指一些沒有道德準則和法律約束的犯罪分子。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白”和“匪”。
“白”字的部首是白,筆畫數為5。這個字的來源是象形字,代表着白色、光明等含義。在繁體字中,白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匪”字的部首是匚,筆畫數為11。這個字的來源是象形字,代表着躲藏、犯罪等含義。在繁體字中,“匪”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根據古時的漢字寫法,白字的寫法并未改變。而匪字的古時寫法為“非”,表示“不是”的意思。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白匪這個詞,例如:“這個城市的治安問題越來越嚴重,白匪猖獗。”這句話意思是說犯罪分子在這座城市肆意妄為。
此外,與白匪有關的組詞有白道(指正直的道德準則),白手(指沒有做過壞事的人)等。近義詞可以是壞人、罪犯等。反義詞可以是好人、義人等。
希望這些簡單的解釋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白匪這個詞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