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崇信的意思、崇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崇信的解釋

[believe in(a religion)] 崇尚信義;崇奉

崇信教義

詳細解釋

(1).猶寵信。《書·泰誓下》:“今 商王 受 ,狎侮五常,荒怠弗敬……崇信姦回,放黜師保。” 孔 傳:“姦邪之人反尊信之。”《三國演義》第一回:“ 桓帝 禁錮善類,崇信宦官。”

(2).尊重信任;尊崇信仰。《後漢書·陽球傳》:“初舉孝廉,補尚書侍郎,閑達故事,其章奏處議,常為臺閣所崇信。”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有一老僧號 大颠 ,頗聰明,識道理……及來 袁州 ,留衣服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明史·外國傳一·朝鮮》:“東海波臣,惟知崇信釋氏,他未遑也。” 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贊》:“于是崇信儒家、崇信 孔子 的人隻是崇信的一個歪斜了的影象。” 劉心武 《班主任》:“可愛而又可憐的 謝惠敏 啊,她單純地崇信一切用鉛字新排印出來的東西。”

(3).崇尚信義。 晉 張協 《露陌刀銘》:“露陌在服,威靈遠振,遵養時晦,曜德崇信。”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後趙·石勒》:“漚麻池之忿,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於天下,寧讎匹夫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崇信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語義解析

  1. 字義構成
    • 崇:本義指山高,引申為“尊崇、推崇”。《說文解字》釋:“崇,嵬高也”,段玉裁注:“高必大,故引申為崇高”。
    • 信:本義為言語真實,後衍生為“信任、信仰”。《說文解字》:“信,誠也”,強調誠實不欺。

      二字組合後,崇信的核心含義為“高度信任并尊崇”,兼具行為與态度雙重屬性。

二、現代釋義

  1. 動詞用法

    指對人或事物極度信任與尊奉。

    • 例:

      “崇信科學,反對迷信”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此處強調對科學真理的堅定信奉。

  2. 名詞用法

    指所尊奉的信念或對象。

    • 例:

      “儒家思想成為古代士人的崇信” ——《漢語大詞典》。

      此處指被廣泛尊崇的思想體系。

三、古籍用例溯源

  1. 曆史語境
    • 《後漢書·申屠剛傳》載:“崇信邪僞,放縱小人”,此處含貶義,指盲目信奉虛假之事。
    • 唐代元稹詩雲:“崇信佛教,精研禅理”,體現對宗教信仰的虔誠。

附:特殊用法


參考資料來源: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元稹《元氏長慶集》,四部叢刊本.

: 甘肅省民政廳《甘肅地名志》,甘肅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崇信”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1.尊崇信仰

指對某種宗教、思想或人物極度推崇并虔誠信仰。例如:

2.崇尚信義

強調重視誠信、道義等品德。例如:

3.寵信

指統治者或上位者對某人過分偏愛信任,多含貶義。例如:


補充說明
“崇信”在名字中也有寓意,如“崇”象征高尚、推崇,“信”代表誠實守信。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爆竿本土閉隔博枭采獵參綴朝拱乘廣嗔面戲襯袍重重叢育疊激兜嘴憞溷督正伐檀幅巾鋼渣高樓大廈格準愲結過多國防軍號呶檻車凈財盡氣蠲理局度決溢扛長工拷綢傀儡臨川羨魚令稱露面羅嗊曲沒什麼内外學婆母窮身潑命趨承散處山腦坢失詞適徙雙邊四合镗鑼挑皮渟膏停業沱茶晚光圍墾五禽言汙種閑澹瞎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