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充位的意思、充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充位的解釋

謂徒居其位,無所建樹。《漢書·張湯傳》:“ 湯 每朝奏事,語國家用,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 湯 。” 顔師古 注:“但充其位而已,無所造設也。”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聖斷裁制中外,而大臣充位。”《明史·顧鼎臣傳》:“ 鼎臣 素柔媚,不能有為,充位而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充位"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沿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本義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張湯傳》"居位充員",本指官員占據職位卻無實際作為的官場現象。《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華書局,1999)指出,"充"在此作動詞表"填塞","位"指官職,整體構成動賓結構,強調形式上的職位占據。

二、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兩種現代用法:

  1. 動詞性用法:指占據職位卻未盡職責,如"屍位素餐者充位朝堂"
  2. 形容詞性用法:形容有名無實的職位狀态,常見于"充位之官"等曆史表述

三、語用特征 在《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中,該詞被标注為書面語體,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政論文章。其近義詞"屍位"常與之構成"屍位充位"的強化表達,反義詞"實任"則形成語義對照。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批評官僚主義現象,如《資治通鑒》"但充位而已"的經典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充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徒居其位卻無實際作為,常用于描述占據職位卻缺乏貢獻或建樹的情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曆史出處與用法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書》原文或宋代奏疏。

别人正在浏覽...

剝船饞食齒垢代數式岱泰低語端極斷例方格煩惱業封籤伏抱浮俗官度貴屬歸怨合攏滑缗豁宿虎視眈眈加二堅介紀檢肌粟課督賫送聯營理寃摘伏龍伸蠖屈羅罔蠻會馬足梅氣棉紗迷川名次明達墓偈撚粉鈕樞噴灌朋知偏恩遣詞造句輕足沁入肺腑瓊璈球僮羣類榮譽感如水投石生品逝湍所向皆靡甜嘴蜜舌尾君子無漸顯姓宵直洗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