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期的意思、崇期的詳細解釋
崇期的解釋
四通八達的道路。《爾雅·釋宮》:“八逹謂之崇期。” 郭璞 注:“四道交出。” 郝懿行 義疏引《釋名》:“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滿其上如共期也。”
詞語分解
- 崇的解釋 崇 ó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闳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論。亦作“崇論宏議”)。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終”,終了。 充,充滿:崇酒于觞。 增長:“今将崇諸侯之奸”。 姓。
- 期的解釋 期 ī 規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定期。限期。期限。學期。 量詞,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限度:“征斂無期求索無度”。 必,決定:“期死,非勇也”。 〔
專業解析
崇期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釋義指高大的台階,後引申為通達的康莊大道或崇高的境地。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高大的台階
“崇”本義為“山高”,“期”通“碕”(曲岸)或“基”(地基),合指依山勢修築的高峻石階。
例證:
《詩經·大雅·凫鹥》毛傳注:“崇,高也;期,階也。”指登廟堂之高階。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引申義:通衢大道與崇高境界
因台階象征上升路徑,“崇期”衍生為四通八達的康莊要道,進而喻指人生或道德的崇高境界。
例證:
宋代王禹偁《重修北嶽廟碑》:“達四目于崇期,濟兆民于壽域。”以“崇期”喻治國理想。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三、字源考據
- 崇:從“山”從“宗”,《說文解字》釋“嵬高也”,強調山勢巍峨。
- 期:通假“碕”(曲岸石階)或“基”(地基),《說文通訓定聲》注:“期,假借為碕。”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
權威參考
- 《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高的台階”,引《詩經》注疏。
- 《辭源》(修訂本):釋“崇期”為“高峻的台階”,并标注通假關系。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收錄引申義,引宋代文獻用例。
(注: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上述來源以紙質權威辭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崇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
四通八達的道路(主流含義)
- 出處:源自《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郭璞注“四道交出”,指多條道路交彙形成的通達之地。
- 引申義:因道路交彙處人流聚集,可引申為“衆人共同期待”的場所或時刻,如唐代李義府詩中“日觀啟崇期”暗含佳期之意。
-
高度期待(較少見用法)
-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拆分“崇”(高度)與“期”(期待),表示對某事的強烈渴望。但這種用法未被權威典籍廣泛收錄,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
使用建議:
- 古典文獻或地名中出現的“崇期”多指道路,例如《爾雅》相關注解;
- 若現代語境中表示期待,需結合上下文謹慎使用,優先考慮“期盼”“翹首以待”等通用詞彙。
可通過查字典、文獻溯源等方式進一步驗證具體語境下的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傲虐蚌蛤寶铎抱琵琶卑身迸絶便文不羁滄海一鱗參提稱績充數愁蹙蹙黜奸辭訣寸食大路蹈方頂多度詞奉勸浮石沉木負檐杠毂貴珰鶴神黃花姑娘家籍家乘科刑狂絲立睖曼曼棉花穣子廟樂鬧宗派糯粟捧上天劈柴品調破格起曹權秉驅車曲意迎合三穢慴息受書水光接天疏節說不盡松緊帶蹜脰孫媳婦太上忘情同行統會兔穎五香飲蠍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