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恩寵光耀。《左傳·昭公十二年》:“ 夏 , 宋 華定 來聘,通嗣君也。享之,為賦《蓼蕭》,弗知,又不答賦。 昭子 曰:‘必亡。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宋 葉適 《祭陳同甫文》:“心事難平,寵光易滿,萬世之長,一朝之短。”
(2).謂光臨,光顧。 清 李漁 《慎鸾交·品花》:“他説相公屢次寵光我家,十分欽敬。”
“寵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指受到上位者的偏愛與榮耀,常用于描述因受重視而獲得顯赫地位或榮譽。例如:
作為敬辭,表示對他人到來的尊稱,帶有謙遜或客套的意味。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延伸釋義,可參考《左傳》等文獻或權威詞典。
《寵光》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指“被寵愛而光彩照人”或“受到特别關注而表現出色”。
《寵光》由“宀”、“犬”、“光”三個部首組成。
拆分部首:宀(寶蓋頭)、犬(狗)、光(光線)。
拆分筆畫:6畫。
《寵光》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背景和觀念,它充分體現了人們對于被寵愛和受到特殊關注的向往和追求。
《寵光》的繁體字為「寵光」。
古時候寫《寵光》的漢字為「寵光」。
1. 她在家庭中是最受寵的孩子,每個人都對她另眼相看,真可謂是寵光四溢。
2. 這位演員憑借出色的表演榮獲了最佳女主角獎,她的演技簡直是寵光了她自己和整個劇組。
1. 寵愛
2. 光彩
3. 愛戴
4. 寶貝
5. 尊寵
1. 光芒四射
2. 鋒芒畢露
3. 表現出色
4. 一鳴驚人
5. 衆星捧月
1. 黯淡無光
2. 不被重視
3. 默默無聞
4. 遺忘
5. 沒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