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遲延的意思、遲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遲延的解釋

[delay;retard] 延遲,耽誤

在旅程中意外的遲延

詳細解釋

(1).拖延。 宋 蘇轼 《大雪乞省試展限并乞禦試不分初複考劄子》:“若慮放榜遲延,恐趁三月内不及,即乞省試添差小試官十人,卻促限五七日出榜。”《水浒傳》第二一回:“當行即行,今晚便可動身,切勿遲延自誤。”《再生緣》第二一回:“祇為此方非補藥,躊躇不決故遲延。” 冰心 《寄小讀者》七:“我隻能在晨間絕早,船面無人時,隨意寫幾個字,堆積至今,總不能整理,也不願草草整理,便遲延到了今日。”

(2).停留;耽擱。 宋 曾鞏 《郊祀慶成》詩:“暗藹如無間,遲延若可親。” 元 舒頔 《太常引》詞:“山色共承宣,君秩滿,我遲延。幾度醉花前,曾怪殺春山杜鵑。” 王西彥 《眷戀土地的人·獨行》:“他跨着快步,仿佛一遲延就會被禍害咬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遲延"是現代漢語中表示時間拖延的常用複合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拖延;耽擱",強調行動或事件未按預期時間進行的狀态。該詞由"遲"與"延"兩個語素構成:"遲"本義為行走緩慢,《說文解字》釋作"徐行也";"延"在《玉篇》中訓為"引也",二者結合形成時間維度的延續性概念。

在具體使用中,"遲延"多作動詞使用,如《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引《元典章》例句:"公事遲延,皆因吏人蒙蔽",突顯其公文用語特征。該詞亦可作形容詞,如"工程進度遲延",此時需搭配具體被修飾對象。

近義詞方面,《新華詞典》區分"遲延"與"拖延"的細微差異:前者多指客觀時間延後,後者常含主觀怠慢意味。反義詞系統則包含"及時""按期"等時效性詞彙,形成完整的時間表述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遲延”是一個多場景使用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法律術語中的“遲延”
    在《民法典》等法律框架下,遲延特指合同履行中的違約行為,分為兩種:

    • 給付遲延:債務人未按約定時間履行義務(如逾期交貨、付款),需承擔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等責任。
    • 受領遲延: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或拖延接受履行(如不接收已送達貨物),債務人可提存标的物免除義務。
  2. 日常用語中的“遲延”
    泛指廣義的拖延或耽擱,例如:

    • 工程因天氣原因遲延竣工
    • 航班因機械故障遲延起飛
    • 個人事務因效率低下遲延處理
  3. 與“延遲”的細微區别
    兩者均含“推遲”之意,但“遲延”更強調主觀或被動因素導緻的滞後(如違約、不可抗力),多用于正式文書;“延遲”側重客觀時間後移(如技術調整),使用場景更廣泛。

若涉及法律糾紛中的遲延責任判定,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查閱具體合同條款。

别人正在浏覽...

騃漢昂然而入蚌孕雙珠邦組班妾壁門並軌比翼補記不如歸擦肩搊扇瘡痍滿目祠正彈子渦玷瑕雕喙滴屑屑範晔幹痨寡佬官馔姑姑牿害裹燒纥豆陵花翹嬌奢椒圖積帳略知皮毛利孔陵署籠籠論點陸師馬六甲搶背傾塌啟手啟足雀獻金環柔風上選生榮攝位束錦四裴宋香藤輪阗繁條上挑尾童真微晶物理學家香蕙飨昭掀舞鸮王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