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檄的意思、馳檄的詳細解釋
馳檄的解釋
迅速傳送檄文。《後漢書·孔融傳》:“ 融 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檄飛翰,引謀州郡。”《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建 因馳檄四方,會兵讨 梁 ,四方知其非誠實,皆不應。” 清 楊琯 《驅蝗》詩:“上官馳檄急如火,下令未雨須綢繆。”
詞語分解
- 馳的解釋 馳 (馳) í 車馬等奔跑,快跑:馳驅。馳騁。風馳電掣。 向往:神馳。心馳神往。馳念。馳思。 傳播,傳揚:馳名。馳譽。 驅車馬追逐:“齊師敗績,公将馳之”。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檄的解釋 檄 í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讨的文書:“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裡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體名,“檄文”與“移文”的合稱。檄文多用于聲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馳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 詞義:指迅速傳送檄文(古代用于征召、聲讨或曉谕的官方文書)。
- “馳”意為快速奔馳,強調速度;
- “檄”指檄文,即緊急公文或軍事文書。
引證與用例
-
曆史文獻
- 《後漢書·孔融傳》記載:“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檄飛翰,引謀州郡。”
- 《三國志·司馬芝傳》提到:“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罪。”
(注:兩處均描述通過快速傳遞檄文協調行動或揭露罪行。)
-
清代詩文
楊琯《驅蝗》詩雲:“上官馳檄急如火,下令未雨須綢繆。”
(此處比喻緊急命令的傳達。)
現代應用
- 使用場景:多用于形容信息傳遞的緊迫性,如緊急通知、軍事指令或突發事件中的快速響應。
- 網絡釋義: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迅速傳送公文”的同義詞。
“馳檄”強調古代文書傳遞的迅捷性,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現代可引申為緊急信息的快速傳達。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馳檄》這個詞是馳援的宣傳文書,通常用于古代戰争時期傳遞急需援助的信息。下面是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馬 (mǎ)+ 木 (mù)
筆畫:14畫
來源:《馳》表示馬奔跑的動作,《檄》是用木材片制成的簡單書寫材料。兩個字合在一起即表示騎馬傳遞信息。
繁體:馳檄
古時候漢字寫法:馳檄
例句:将軍親自發出馳檄,呼籲全國人民抵禦敵人。
組詞:馳逐、馳驅、檄文、檄令
近義詞:疾駛、疾馳、急趨
反義詞:緩行、慢步、停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