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地位。《呂氏春秋·任數》:“人臣以不争持位,以聽從取容。” 高誘 注:“《孝經》雲:‘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此不争持位,非忠臣也。”
“持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保守地位”,常見于古典文獻和特定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持位”由“持”(保持、維護)和“位”(地位、職位)組成,字面意為保持現有地位或職位。該詞強調通過某種方式維持自身所處的位置,常見于政治、倫理或社會關系的讨論中。
《呂氏春秋·任數》中提到:“人臣以不争持位,以聽從取容。” 高誘對此注解:“《孝經》雲:‘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此不争持位,非忠臣也。”
此處的“持位”暗含對臣子行為的評價:若僅通過順從君主來維持地位,則不符合忠臣的标準。
“持位”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古典用法側重地位維護的倫理意義,現代則可能擴展至技術領域。
持位(chí wèi)是一個常用的詞彙,表示在某個位置上保持穩定、固守不動,不離開或變動。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手,右邊的部首是宀。手部首代表了動作,宀部首則代表了住宿、存在的地方。
拆分持位的兩個字的筆畫分别是手:5畫,宀:3畫。
持位一詞源于古代漢字,相傳它最早源于類似的形狀,而在古時的寫法中稍有不同。繁體字“持位”在寫法上更加複雜,手部首變為更加詳細的形狀,而宀部首的上半部變為三個橫畫,下半部為一豎和兩個橫畫。
古時候的寫法和現代的持位字有所不同,古時的手部首更加簡化,它隻有兩個橫畫。宀部首也沒有變化,保持了現代寫法中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使用持位一詞的例句:
1. 在這個團隊中,每個成員都要牢記自己的持位,盡職盡責。
2.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持位,堅守原則,追求自己的目标。
3. 在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角色和持位,需要相互支持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與持位相關的詞語:
1. 固守:意思是堅守某個位置,不動搖。
2. 守土有責:意思是保衛自己的土地是每個人的責任。
3. 穩定:意思是保持平穩,不發生變化。
以下是一些與持位相反的詞語:
1. 遷移:意思是離開原有位置,移動到其他地方。
2. 變動:意思是發生變化,不再穩定。
3. 動蕩:意思是動亂、不穩定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