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癡人的意思、癡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癡人的解釋

亦作“癡人”。1.愚笨或平庸之人。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歸心》:“世有癡人,不識仁義,不知富貴,并由天命。”《法苑珠林》卷四一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帝在 谷口 木井佛寺,有捨身癡人,不解語。忽謂帝曰:‘我去爾後來。’是夜癡人死,帝尋崩於 晉陽 。”《南史·謝靈運傳》:“與 王弘之 諸人出 千秋亭 飲酒,倮身大呼, 顗 深不堪,遣信相聞。 靈運 大怒曰:‘身自大呼,何關癡人事。’”《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莫怪癡人頻做夢,怪他説夢亦癡人。”

(2).天真而與世無争的人。 宋 陸遊 《冬至後一日書》詩:“癡人癡到底,更欲數期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癡人"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愚笨或神志不清者

    指智力低下、思維遲鈍或精神異常的人。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72頁。

    參考鍊接:商務印書館官網(權威詞典出版機構)

  2. 沉迷某事而忘我者

    引申指對特定事物極度迷戀、執着到忘我境界的人,如"書癡""情癡"。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8卷 第108頁。

    參考鍊接:中國辭書學會(專業學術機構)

二、文化典故與典型用法

  1. 成語"癡人說夢"

    源自宋代《五燈會元》,比喻對愚昧者講荒誕言論,後指說不切實際的話。

    例證:

    "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

    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09年,第210頁。

  2. 文學意象中的矛盾性

    古典文學常賦予"癡人"雙重意象:

    • 貶義:如《紅樓夢》"癡丫頭誤拾繡春囊"中的愚鈍形象
    • 褒義:如"情癡"賈寶玉對真性情的堅守

      來源:《中國文學意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56頁。

三、語義演變考據

"癡"本作"癡",從"疒"(病字旁)表明古代将其視為疾病。《說文解字》釋為:"不慧也",漢代已用"癡人"指代愚者。唐宋時期衍生出"癡迷"的積極含義,如白居易稱陶淵明"詩癡"。

來源: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宋詞彙演變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癡人”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愚笨或平庸之人
    指因缺乏理性判斷或認知局限而顯得愚鈍的人。例如《顔氏家訓》提到“世有癡人,不識仁義,不知富貴,并由天命”,強調其認知缺陷。

  2. 天真而與世無争的人
    如陸遊詩中“癡人癡到底,更欲數期頤”,形容單純執着、不谙世事之人。這類人常因純粹的心性被稱作“癡人”。

二、延伸含義

三、相關表達

四、文化視角

古代文獻中,“癡人”常被貶斥,但宋代詩詞已賦予其天真爛漫的積極色彩。現代觀點認為,“癡”可能包含專注或純粹的特質,需結合具體行為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例句,可參考《顔氏家訓》《法苑珠林》等古籍,或現代文學中的引申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罷人碧絨絨逼帳博弈猶賢超俗絕世騁馳侈服當官登歲底圖斷決如流頓學累功負冤甘鍋公案學公職人員關覽骨噜噜谷行黑馬惠麗恢台混稱婚戀介吝鏡裡觀花精照九五峻危凱聲考劾寬洪大量濫漿老拙類事兩榜進士馬尾松民族英雄睦族捏造佩弦骈踬曝骨履腸傾景青萍秋半缺筆穣穣垓垓日旦深根固蒂升踰神穎失伍湯婆眺望枉流彎弧微邪廂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