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末的意思、丑末的詳細解釋
丑末的解釋
自謙之詞。謂鄙陋微賤。《南史·王藻傳》:“自惟門慶,屬降公主,天恩所覃,庸及丑末。”
詞語分解
- 丑的解釋 丑 (④⑤醜) ǒ 地支的第二位,屬牛。 用于計時:丑時(淩晨一點至三點)。 傳統戲劇角色名:丑角。丑旦。 相貌難看:丑陋。 可厭惡的,可恥的,不光榮的:丑化。丑惡。丑聞。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丑惡丑
- 末的解釋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窮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業。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
網絡擴展解釋
“丑末”是一個古代漢語中的自謙用語,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代自身的鄙陋微賤,用于表達謙遜的态度。常見于古代文獻或人物對話中,表示說話者身份或才能的不足。
二、出處與背景
- 文獻記載:最早見于《南史·王藻傳》,原文為“自惟門慶,屬降公主,天恩所覃,庸及丑末”,此處王藻以“丑末”自謙,強調受皇恩眷顧的惶恐。
三、用法特點
- 語境適用: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的謙稱,不涉及現代日常用語。
- 延伸搭配:常與時間詞結合,如“丑末寅初”(指淩晨時分),但此用法與自謙義無關,屬于時間範疇的引申。
四、現代關聯
- 文化意義:體現了古代社會對謙遜品德的重視,常見于傳統戲曲、文學研究中。
- 使用現狀: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出現在古籍解析或學術讨論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南史》相關篇章或語言學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丑末》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的意思是末日之年。我們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丑末》的第一個字是丑,它的部首是一,有五個筆畫;第二個字是末,它的部首是木,有四個筆畫。
《丑末》這個詞源于中國傳統的地支紀年法,是指中國農曆十二生肖中的「丑」年,也就是黃道十二宮中的第二宮。古人認為,每一個生肖年份都有吉兇禍福的不同影響,「丑」年則被認為是倒黴的年份,意味着末日或不祥的時刻。
在繁體字中,「丑末」的寫法沒有什麼區别。它們仍然保持着丑和末這兩個字的原始形态。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丑末」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是,由于這個詞組并沒有太多古時代的典故或特殊應用,所以它的字形變化相對較小。
例句:
1. 他認為自己的人生就像即将到來的丑末,充滿了困難和痛苦。
2. 老人告訴我,他們曾在二十世紀的丑末經曆了一次戰争的可怕破壞。
組詞:丑角、丑化、末日、末梢
近義詞:末年、末代、末路、末世
反義詞:壯盛、鼎盛、興旺、昌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