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藩決的意思、藩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藩決的解釋

《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藩,藩籬;羸,纏繞;壯,借為“戕”,損傷;輹,車箱下面鈎住車軸的部件。意謂羊以角觸籬,人宜以繩系其角。如羝角已破藩籬,不亟系羊角,勢必入内危及車輹。後人以“藩決”喻邊防告警。 清 魏源 《江南吟》:“彼昏自痼何足言,藩決膏殫付誰守?” 清 魏源 《淮北票鹽志叙》:“或又謂湖私改販,難革鴞音,北鹽灌鄰,保無藩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藩決”是一個源自《周易》的典故性詞彙,其含義與古代邊防告警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該詞出自《周易·大壯》卦的爻辭:“羝羊觸藩,羸其角……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

二、核心意象分析

  1. 藩:指藩籬,象征邊防屏障;
  2. 決:指沖破、破裂,暗指防線失守;
  3. 輹:車軸關鍵部件,喻指國家核心安全。

三、文學與曆史應用

清代魏源在《江南吟》中曾用“藩決膏殫付誰守”,借“藩決”表達對國家邊防失守、資源耗盡的憂慮,凸顯其警示意義。

四、注意點

部分現代解釋(如“邊境事務決斷權”)可能與原典存在偏差,建議結合古籍語境理解該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藩決,這個詞通常表示一種決策或裁決的意思。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将藩決拆分成兩個部分:藩(部首艸,總共5筆)和決(部首冖,總共2筆)。藩是指圍牆或栅欄,決意指決斷、決策。藩決通常指在一種決策中做出明确或堅定的決定。 《藩決》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可能是古代受藩籬所囚的人隻能在藩内作出決策,因此藩決成為了一個表示決策的通用詞語。在繁體字中,藩決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藩的寫法有多種變體,如「蠜」、「嬎」等。決的寫法也有不同的變體,如「決」、「訣」等。然而,現代漢字的标準寫法已經統一為「藩決」。 以下是關于藩決的一些例句: 1. 我們需要做出一個藩決來解決這個問題。 2. 領導者在關鍵時刻必須做出明智的藩決。 3. 這個決策是由董事會集體藩決的。 藩決的組詞有:藩牆、藩籬、決定、決心等。近義詞可以是:決斷、決策、決意。反義詞可以是:猶豫、躊躇、拖延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