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ly employed] 雖在工作,但接近喪失職業
“半失業”是一個描述勞動力市場狀态的術語,具體含義及特點如下:
指勞動者雖未完全失去工作,但實際工作時間或收入遠低于正常水平。例如:
類型 | 表現形式 | 典型案例 |
---|---|---|
明顯半失業 | 工作時長低于法定标準 | 工廠開工不足,工人輪休 |
隱性半失業 | 工資下降/技能未充分利用 | 博士畢業生從事送外賣工作 |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數據,全球約30%勞動力(8.2億人)處于失業或半失業狀态,尤其在制造業密集地區更為普遍。這種狀态可能導緻勞動者陷入“不敢辭職又無法養家”的困境。
注:如需了解各國具體統計數據,可參考(漢典)、(知網)等權威來源。
半失業是指處于一種就業狀态,即盡管有工作但工作時間較短、收入較低、工作内容較少,無法全面滿足個人的就業需求。半失業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工作機會和穩定的收入,以滿足自身的生計需求。
半失業的拆分部首為蔔和失,其中蔔為首部,失為尾部。
半失業的總筆畫數為10畫,其中蔔部3畫,失部7畫。
半失業一詞來源于中文詞彙的演變和社會經濟現象的發展。隨着社會經濟的變化,許多人在工作中處于一種時間上的空檔和收入上的不足,出現半失業的狀态。這一現象被人們稱為半失業。
半失業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半失業。
古時候半失業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古文獻資料有限,目前關于半失業的古代漢字寫法沒有明确的記錄。
1. 他雖然有一份工作,但由于工作時間短、收入少,一直處于半失業的狀态。
2. 經濟危機導緻許多人陷入半失業,生活困難。
1. 全職半失業
2. 半失業率
3. 半失業工作者
1. 零工經濟
2. 不完全就業
1. 完全就業
2. 充分就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