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直的意思、方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直的解釋

(1).指人品端方正直。 漢 陸賈 《新語·慎微》:“然後忠良方直之人,則得容於世而施於政。”《南史·蔡興宗傳》:“時上方盛淫宴,虐侮羣臣……唯 興宗 以方直見憚,不被侵媟。”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一》:“ 魏知古 ,性方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少女﹞望見 王 ,秋波頻顧,眉目含情…… 王 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

(2).指形狀方正。 唐 元稹 《有酒》詩之二:“尚思天地之始名,一元既二分濁清,地居方直天體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直”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文獻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人品端方正直
    指為人品行端正、正直不阿。該用法最早見于漢代陸賈《新語·慎微》:“忠良方直之人,則得容於世而施於政”。例如《南史》中記載蔡興宗“以方直見憚”,即因其正直的品格令人敬畏。

  2. 形狀方正
    形容物體外形方正平直。唐代元稹《有酒》詩雲:“地居方直天體明”,即以“方直”描述大地的方正形态。


二、字義解析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方直”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例如描述人物時會說“性情方直”,或形容建築、器物“造型方直”。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直(fāng zh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方正直接”。方直的拆分部首是“方”字的“方”部和“直”字的“直”部。它共有12個筆畫,其中“方”字的“方”部有4個筆畫,“直”字的“直”部有8個筆畫。 方直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它的寫法可以追溯到漢朝。在古代漢字中,方直的字形寫作“方”字加上“豎竹”(即直)字。這種寫法強調了方正直接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方直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任何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方直的字形稍有不同。在古代,方字的寫法不同于現在的方形,而是類似于一個正方形的樣子。而直字的上面有一個橫折的橫線,下面則是兩個豎線。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态度非常方直,從不拐彎抹角。”這個例句中,方直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為人正直,不做作,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态度。 方直可以和其他漢字組合成一些詞語,如:方正(fāng zhèng)意思是“正直、端正”;方便(fāng biàn)意思是“便利、容易”等。這些詞語在語義上與方直相近,但又有一些細微差别。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諸如坦誠、直接、堅決等詞語來替換方直,以達到相似的表達效果。 而方直的反義詞則是拐彎抹角、迂回曲折等詞語,這些詞語表示不直接、不正直的行為或态度。 總之,方直是一個描述正直、直接的詞語,它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其他相關的詞語和方直在意義上有些差别,但也可以用來替換方直來傳達類似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