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音的意思、芳音的詳細解釋
芳音的解釋
(1).指詩文佳作。 南朝 齊 謝朓 《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幸藉芳音多,承風采餘絢。” 明 宋濂 《送許存禮赴北平教授任序》:“繼前古之芳音,首羣英之雅製。”
(2).猶佳音。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詞:“緑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3).美妙的聲音。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六:“兩兩黃鸝色似金,裊枝啼露動芳音。”
詞語分解
- 芳的解釋 芳 ā 花草的香氣: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氣;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齡(年齡,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鄰(關系融洽的鄰居,用作敬辭)。流芳百世
- 音的解釋 音 ī 聲,亦特指有節奏的聲:聲音。音樂(?)。音律。音色。音量。音區。音韻。音像。音容(聲音、容貌)。弦外之音。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訊。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芳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
詩文佳作
指優秀的文學作品或詩文創作。例如南朝詩人謝朓在《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中寫道:“幸藉芳音多,承風采餘絢”,此處“芳音”即形容詩文之美。
-
佳音
表示好消息或令人期待的音訊。南唐李煜在《采桑子》中以“綠窗冷靜芳音斷”表達對佳音的渴望。
-
美妙的聲音
可形容動聽的音樂、歌聲或自然之音。唐代溫庭筠的作品中曾用此意,如“芳音”指悠揚的樂聲。
補充說明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語境,如贊美詩詞、音樂或傳遞美好訊息,例如“兩袖梅風,奈何橋邊,彼岸花開猶帶血。春愁未醒,芳音哽咽”(例句)。
- 詞源: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文獻,後逐漸擴展至音樂與訊息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芳音》這個詞是指美妙悅耳的聲音。下面給你解釋一下這個詞的構成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艸(草字頭)
- 筆畫:由8個筆畫構成
來源:
《芳音》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用來形容愉悅動聽的聲音。芳代表着香氣,音指聲音。結合起來,芳音即為美好的聲音。
繁體字:
在繁體中文中,芳音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芳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芳音的寫法稍有不同。它采用了一種古風的字體,字形較為古樸。具體寫法為「芳聲」,聲為聲音之意。
例句:
1. 她的歌聲如同芳音,讓人心生歡喜。
2. 風吹過樹梢,發出了一陣芳音般的聲響。
組詞:
與芳音相關的詞彙有:
1. 芳香:指香氣撲鼻,散發出愉悅的香味。
2. 音樂:指以聲音組成的藝術形式,可以産生美妙的芳音。
3. 笛子:一種樂器,吹奏時發出悅耳的芳音。
近義詞:
1. 悅耳:具有宜人的聲音,與芳音意思相近。
反義詞:
1. 刺耳:形容難聽、刺激人耳朵的聲音,與芳音意思相反。
希望以上解釋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