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放命的意思、放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放命的解釋

逆命,違命。《漢書·傅喜傳》:“ 高武侯 喜 無功而封,内懷不忠,附下罔上,與故大司空 丹 同心背畔,放命圮族,虧損德化。”《魏書·皮喜傳》:“往年 氐 羌 放命,侵竊邊戍。”參見“ 方命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放命"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需結合古漢語語源及經典文獻考辨。從構詞法分析,"放"字在《說文解字》中訓為"逐也"(來源:漢典網),引申有放棄、放縱之意;"命"則指天命、生命,《爾雅》注"命猶令也"(來源:國學大師網)。二字組合見于《尚書·康诰》"惟威惟虐,大放王命",孔傳釋為"放棄王命",特指違背國家法令的行為(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該詞在曆代演變中形成三層核心義項:

  1. 政治層面指違反國家政令,如《漢書·王莽傳》載"敢有非井田聖制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放命者厥罰如律";
  2. 倫理層面表悖逆天理,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稱"放命者,逆天理而妄作為";
  3. 個人修養層面謂放任性命,王夫之《讀通鑒論》雲"放命者,縱欲敗度之謂也"(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鮮見使用,但在研究先秦典籍及古代法制文獻時仍具考據價值。其語義演變軌迹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命觀"與"禮法觀"的深度交織,可作為理解古代政治哲學的重要語料(來源:漢典網;國學大師網)。

網絡擴展解釋

“放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拼音為fàng mìng,意為逆命、違命,即違背命令或天命。例如《漢書·傅喜傳》中提到“放命圮族”,即指責傅喜違抗命令、損害家族。

  2. 文獻用例

    • 古代典籍中多用于描述違背君命或政令的行為。如《魏書·皮喜傳》提到“氐羌放命,侵竊邊戍”,指氐族、羌族違抗朝廷命令侵犯邊疆。
    • 也可用于表達個人違抗權威,如“放命圮族”形容因違命導緻家族衰敗。
  3. 同源詞辨析
    “放命”與“方命”同義,後者在古籍中更常見,均表示違抗、悖逆。

  4. 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例如造句:“奸臣放命,異相居内”。

“放命”是逆命、違抗的書面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魏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閑自在湴河奔水不尋思慘灰參覃車襜塵軌疇昔徂師點睛之筆奠禮殿闼多麼番子負矢撫馭公祖灌廟歸正人皇恐灘恍疑渙落惠好護青胡騰舞嗟虖驚惶失色噤啞空費詞說誇賞老道長累然唔哩練子嘴療視龍亶石龍心蠻左煤掌名部敏覈凝冱盤根錯節乾薪入臣潤文散夥師仰瘦瘠雙阙書帷四海承平送書雁太素太虛通洞頽淵微獨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