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周頌·訪落序》:“《訪落》,嗣王謀於廟也。” 毛 傳:“訪,謀。落,始。” 鄭玄 箋:“ 成王 始即政,自以承聖父之業,懼不能遵其道德。故於廟中與羣臣謀我始即政之事。”後因以“訪落”謂嗣君與群臣謀商國事。 宋 晁補之 《代範祖禹等實錄開院謝賜物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恭默當乎思道,愛敬隆於事親,迹 熙寧 訪落之勤,迄 元豐 顧命之重,憲章鹹在,譔述宜加。”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巴陵本末》:“朕訪落伊始,首下詔求讜言,蓋與諫鼓謗木同意。”
(2).謂訪求失落之物。 清 侯方域 《新遷顔魯公碑記》:“而際世不辰,靈蹟多淹。當 蕭丞 訪落, 昭陵 升遐,方且弓劍陪玉匣之年,風雨護金壙之日,蓋大寶於茲秘矣。”
"訪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使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二、典籍出處與核心含義 源自《詩經·周頌·訪落》,記載周成王即位後咨詢群臣、謀劃國政之事。全詞意為:
新君即位之初,廣泛征詢群臣意見以定國策。
例如:"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毛詩正義》),指成王于即位初期遵循武王遺訓,集議治國方略。
三、現代引申用法 在當代語境中,"訪落"可引申為:
權威參考來源:
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訪落"詞條、《詩經》毛亨注鄭玄箋本(中華書局點校本),及王力《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對"落"的釋義。
“訪落”一詞的含義可從古典文獻和現代引申兩個層面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詞源解析
“訪”意為商議、謀劃,“落”通“始”,合指新君繼位後與群臣謀劃治國之事。這一解釋源自《詩經·周頌·訪落序》的注解。
例:成王繼位時作《訪落》,表達繼承武王遺志、鞏固政權的決心(《周頌·訪落》譯文提到“繼承先王治國道,任賢黜佞肅朝綱”)。
曆史背景
周成王年幼即位,通過《訪落》在宗廟與諸侯共議國策,既倚重群臣又強調王權主導,體現了早期周王朝的政治智慧。
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嗣君議政場景,需結合《詩經》背景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毛傳》《鄭玄箋》等古籍注疏,或查閱《周頌》相關研究。
阿媚崩駭變火兵無常形鼊嶼藏污納垢愁海酬庸創戮出入将相褚小杯大怱明答謝多福方幅方言賦情剛柔相濟幹豫過梁果如所料古雪花黎胡哨寰埏胡羅惹寖染救荒坑趙匮竭麗漢流水席麻藍明告蹑電乾研墨豈能罄控青眼客遶遶人間重晚晴入頭桑穣飒沓山額閃走煞繩宋詞筍皮索非亞坦腹讨吃棍天才論湍水土疆沃言無賜顯亮線性代數渫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