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萌杜漸的意思、防萌杜漸的詳細解釋
防萌杜漸的解釋
猶言防微杜漸。《舊唐書·太宗紀上》:“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禦所者刑之,所以防萌杜漸,備不虞也。”
詞語分解
- 防萌的解釋 謂消弭錯誤、禍患于萌芽狀态。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憂之勞之,教之誨之,慎微防萌,以斷其邪。”《後漢書·丁鴻傳》:“若勑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三國志·蜀志·秦宓傳》:
- 漸的解釋 漸 (漸) à 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逐漸。漸進。漸漸。漸次。漸悟。漸冉(逐漸)。防微杜漸。 加劇:疾大漸。 疏導:漸九川。 漸 (漸) ā 浸:漸漬。漸洳(浸濕)。漸染。漸仁摩誼(用仁義之道感化教育
網絡擴展解釋
“防萌杜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áng méng dù jiàn,其核心含義是在禍患或錯誤剛萌芽時就及時預防和制止,強調防患于未然。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與字詞解析
- 杜:堵住,制止;
- 漸:事物發展的開端;
- 萌:萌芽,初始階段。
全詞指在事故、災害或不良趨勢尚未形成時,便采取措施加以防範。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後漢書·丁鴻傳》:
“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時期,丁鴻勸谏漢和帝劉肇及時遏制外戚窦憲專權的隱患,比喻隱患需在萌芽階段消除。
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賓語,多用于書面語。
- 例句:
“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禦所者刑之,所以防萌杜漸,備不虞也。”(《舊唐書·宗本紀上》)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防微杜漸、未雨綢缪
- 反義詞:聽之任之、養癰遺患
延伸說明
該成語與“杜漸防萌”為同源表達,均強調主動預防 的重要性,常見于政策制定、安全管理等需前瞻性規劃的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或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防萌杜漸:這個詞是指通過一系列措施預防和遏制年輕人的情感泛濫和迷戀。下面是一些關于這個詞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這個詞由“阝”部和“貞”部組成。它一共有12個筆畫。
來源:《防萌杜漸》一詞起源于中國網絡流行語,在年輕人群體中廣為使用。它的出現是為了表達對過度迷戀明星、動漫、遊戲等娛樂産品的擔憂,并提醒人們需適度追隨與娛樂的平衡。
繁體:防萌杜漸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防萌杜漸》的古代寫法可能會略有變化,但整體的意思和用法應該是相似的。
例句:他們通過在學校加強實踐課程,防止學生對動漫的情感泛濫;"防萌杜漸",讓青少年更加注重自身成長。
組詞:防範、預防、限制、遏止。
近義詞:拒絕迷戀、抵制崇拜、抑制娛樂泛濫。
反義詞:放縱、娛樂泛濫、盲目追隨。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