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芳蘭竟體的意思、芳蘭竟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芳蘭竟體的解釋

遍體芳香。謂人品高雅絕俗。《南史·謝覽傳》:“ 覽 意氣閑雅,視瞻聰明。 武帝 目送良久,謂 徐勉 曰:‘覺此生芳蘭竟體。’”《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塗朱;舉止風流,芳蘭竟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芳蘭竟體”是漢語中形容人物風姿秀美的典故成語,字面指芬芳的蘭花遍布全身,比喻人儀态高雅、氣質出衆。該詞可拆解為:

  1. 核心意象:“芳蘭”指代香氣清幽的蘭花,“竟體”意為布滿全身,組合後形成通體生香的意境,暗喻人物内外兼修的風采。
  2. 典源追溯:出自《南史·謝覽傳》記載“覺此生芳蘭竟體”,描述南朝梁謝覽舉止出衆的風貌。唐代詩人杜牧《阿房宮賦》化用此典,有“煙斜霧橫,焚椒蘭也”的文學延伸。
  3. 語義演變: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性表達,既可形容女性清雅姿容(如《紅樓夢》對妙玉的描寫),也可贊譽男性溫潤氣質(如錢鐘書《圍城》對方鴻漸的刻畫)。
  4. 使用規範:《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歸為褒義形容詞,適用于正式文書與藝術評論場景,近義詞有“玉樹臨風”“風華絕代”等,反義詞為“俗不可耐”。

權威文獻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芳蘭竟體”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二、成語出處

源自《南史·謝覽傳》:梁武帝見謝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目送良久後對徐勉感歎:“覺此生芳蘭竟體”。通過蘭香滿身的意象,生動刻畫出謝覽超凡脫俗的氣質。

三、用法特點

  1.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2. 適用對象:多用于形容男性或女性風度翩翩、文雅脫俗的形象,如《儒林外史》描述人物“面如傅粉,舉止風流,芳蘭竟體”。
  3.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義,強調自然流露的高雅氣質,而非刻意修飾。

四、與類似成語的差異

不同于“玉樹臨風”(側重外貌俊美)、“溫文爾雅”(強調溫和性格),“芳蘭竟體”更突出氣質的清新高雅,帶有嗅覺通感的文學表達。

五、現代應用

現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正式場合中,贊美學識修養深厚、言行得體之人。例如:“這位學者談吐從容,芳蘭竟體,令人如沐春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南史》原文或《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别人正在浏覽...

白菝葜百川歸海不夜侯讒诟常沙場私倡隨茶肆馳書寸輝誕漶叨攬諜賊釘頭東倭兒侬販豎鳳凰男負命婦人之見港務監督膏唇販舌高範廣開言路觀化聽風關原合伯紅丸皇太後回頭或曰奸夫矯作鏡屜津亭跼蠼空飯菛冬民族共同語鬧虛排班傔卒七覺分蹊轍區長榕城生代守敵授用書字隨手簿踏罡布鬥田萊同期錄音維嵩維揚缃圖小嬸娘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