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遍體芳香。謂人品高雅絕俗。《南史·謝覽傳》:“ 覽 意氣閑雅,視瞻聰明。 武帝 目送良久,謂 徐勉 曰:‘覺此生芳蘭竟體。’”《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塗朱;舉止風流,芳蘭竟體。”
“芳蘭竟體”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源自《南史·謝覽傳》:梁武帝見謝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目送良久後對徐勉感歎:“覺此生芳蘭竟體”。通過蘭香滿身的意象,生動刻畫出謝覽超凡脫俗的氣質。
不同于“玉樹臨風”(側重外貌俊美)、“溫文爾雅”(強調溫和性格),“芳蘭竟體”更突出氣質的清新高雅,帶有嗅覺通感的文學表達。
現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正式場合中,贊美學識修養深厚、言行得體之人。例如:“這位學者談吐從容,芳蘭竟體,令人如沐春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南史》原文或《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芳蘭竟體》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美好的蘊涵競争的交際方式或比賽形式。該詞引申為指人們以壯麗的姿态,共同競技和較量,展現出個人的才能和魅力。
《芳蘭竟體》這個詞的部首是艹 radical(草字頭),它原本是描繪長長的葉子的形狀,而後來演化為指與植物有關的字。此外,詞語“芳蘭竟體”總共有15個筆畫。
《芳蘭竟體》的出處可以追溯至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山海經》中。在這些古代典籍中,芳蘭與諸多其他美麗花草植物一同被提及。繁體字的寫法為「芳蘭競體」。
在古代,漢字書寫形式有所不同。《芳蘭竟體》在古時候的書寫形式為「芳蘭競體」,與現代字體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他在比賽中展現了自己的芳蘭竟體,吸引了許多觀衆的注目。
- 芳草:指美麗的花草。
- 競技:指競争性的體育活動。
- 體魄:指身體的力量和素質。
華彩連連、盛筵、競技盛典
和睦相處、友誼第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