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芳迹的意思、芳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芳迹的解釋

指前賢的行迹。 梁啟超 《愛國歌》之四:“君不見 博望 、 定遠 芳跡已千古,時哉後起吾英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芳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複合詞,由“芳”和“迹”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中,“芳”本義為花草香氣,引申指美好的品德或事物,如“流芳百世”;“迹”指遺留的痕迹或事迹,如“古迹”“事迹”。二者結合後,“芳迹”可釋義為“指美好的行迹或值得傳頌的過往”,常用于描述曆史人物、文學形象或值得紀念的事物。

從詞源學角度,《說文解字》記載“芳”屬香草類植物特性,後衍生出“美名”的抽象含義;“迹”在甲骨文中象形腳印,後發展為抽象的行為記錄。組合後,“芳迹”一詞最早見于宋代詩詞,如陸遊《梅花絕句》中“幽芳自占三春迹”,後逐漸演化為固定表達。

該詞在當代使用中多出現于曆史評述、紀念性文本及文學創作。例如:“李清照的芳迹至今仍在濟南趵突泉畔被後人追憶”(《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需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此詞屬于書面語體,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芳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芳迹”指前賢或曆史人物的高尚行迹,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對先人德行的敬仰。該詞由“芳”(象征美好、德行)和“迹”(指事迹、痕迹)組合而成,整體帶有褒義色彩。

二、出處與例證

  1. 梁啟超《愛國歌》
    例句:“君不見博望、定遠芳迹已千古,時哉後起吾英雄。”
    此句通過漢代張骞(博望侯)、班超(定遠侯)的事迹,表達對曆史人物的追慕。

  2. 古代詩詞引用
    如宋代吳育詩句“羊公千載得清吟,芳迹雖遙契昔心”,以及明代林應亮“三千圖畫憐芳迹”,均以“芳迹”贊頌前人功績。

三、用法特點

四、擴展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查詩文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避鹁姑布袋和尚柴毂常業丑異春齋篡盜摧堅當意盜患打旋磨兒點文防邊飛驿風蒲敢言臯鼓函掩畫生互相标榜賈生淚接絕嵇山舊式看景生情空費曠塗枯住郎伯連并連磨敹徹林樹離顔論高寡合羅帕門外人賠釋砯碣羌無故實跂踦秋祭犬禍取勢三缪霜水贖帖私局隨方汰迹貪小失大眺望鐵鏽同栖瓦亭仙慰勞文宗學府五雜俎下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