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訪緝的意思、訪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訪緝的解釋

訪查緝捕。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禁衛·錦衣衛鎮撫司》:“至本衛則東西兩司房訪緝之,北鎮撫司拷問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司徒公曆仕錄》:“﹝ 何心隱 ﹞假講學為名,聚衆擾害地方,種種不法,各省歷年訪緝不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三回:“巡捕頭雖然答應代他訪緝,無奈一時那裡就緝得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訪緝”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ǎng jī,屬于聯合式動詞,其核心含義為訪查緝捕,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通過調查、探訪等手段進行偵查并實施抓捕的行為,常用于古代司法或治安場景。

  2. 結構分析

    • 訪:探問、調查(如“訪查”“采訪”)。
    • 緝:搜捕、捉拿(如“緝拿”“通緝”)。
      兩字聯合後,強調“調查”與“抓捕”的雙重動作。

二、曆史用例

  1. 明代文獻
    如沈德符《野獲編》提到錦衣衛通過“訪緝”調查案件,北鎮撫司負責拷問。
  2. 清代記載
    王士禛《池北偶談》描述何心隱因聚衆擾亂地方,被各省“訪緝不獲”,體現該詞在地方治安中的使用。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訪緝”一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如古裝劇台詞)。其含義可對應現代詞彙“偵查追捕”或“調查緝拿”。


四、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訪緝(fǎng jī)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