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的意思、防風的詳細解釋
防風的解釋
(1).古代傳說中部落酋長名。《國語·魯語下》:“ 丘 聞之,昔 禹 緻羣神於 會稽 之山, 防風氏 後至, 禹 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 韋昭 注:“ 防風 , 汪芒氏 之君名也。” 漢 張衡 《思玄賦》:“嘉羣神之執玉兮,疾 防風 之食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莫學 防風 隨後到, 塗山 明日會諸侯。”
(2).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複葉,葉片狹長,開白色小花。根供藥用,有鎮痛、祛痰等作用。《新唐書·方技傳·許胤宗》:“即以黃耆、防風煑湯數十斛,置牀下,氣如霧,熏薄之,是夕語。”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防風》:“銅芸、茴草、屏風、蕳根、百枝、白蜚。防者,禦也。其功療風最要,故名。屏風者,防風隱語也。”
詞語分解
- 防的解釋 防 á 戒備,預先作好應急的準備:防止。防備。預防。防範(防備,戒備)。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嚴格控制個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敵一樣)。防微杜漸(在壞事和錯誤剛冒頭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以免發展下去)。 守衛
- 風的解釋 風 (風) ē 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 * 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
網絡擴展解釋
防風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以下從不同角度綜合解釋:
一、植物與中藥釋義
-
基本屬性
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其幹燥根入藥。主産于中國東北、内蒙古、河北等地,春秋兩季采挖,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
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藥性“甘緩不峻”,被稱為“風藥中之潤劑”。
-
功效與主治
- 祛風解表:用于風寒感冒、頭痛身痛,尤其適合表虛受風者。
- 勝濕止痛:緩解風濕痹痛、關節疼痛,如《本草綱目》載其“除風去濕仙藥”。
- 止痙:治療破傷風、驚風抽搐。
- 雙向調節:配伍不同藥物可發汗或止汗,如配羌活增強解表,配黃芪固表止汗。
二、其他含義
- 古代傳說
防風是部落酋長名,《國語》記載大禹曾殺防風氏以立威。
- 植物學
指傘形科防風屬植物,葉片羽狀複葉,開白色小花,根具鎮痛、祛痰作用。
三、使用注意
陰虛血虧、熱病動風者慎用。臨床常用量3-10克,需根據病症配伍。
如需進一步了解防風的炮制方法或古籍記載,可參考《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防風》這個詞意思是指阻止風的力量或物品。它的部首是阜(山)和風(風),筆畫的數量是11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使用繁體字書寫時,由山和風組成。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通常使用一種稱為“隸書”的字體書寫。下面是一個使用《防風》這個詞的例句:
例句:請在戶外活動時佩戴好防風衣,以阻止寒風侵襲。
《防風》這個詞還可以與其他詞組成新的詞語,比如:防風玻璃、防風窗戶等。與《防風》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抗風、擋風等。相反意思的詞語則可以是:順風、迎風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更多解釋,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