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4-1992) 小說家。原名湯道耕,四川新繁(今新都)人。早年曾在緬甸、新加坡等地流浪,做過夥計、校對、編輯。1932年參加左聯。1948年任大學教授。建國後曾任重慶市文化局局長。著有長篇小說《故鄉》、《百煉成鋼》,短篇小說集《南行記》等。有《艾蕪文集》。
關于“艾蕪”的詳細解釋如下:
艾蕪(1904—1992)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原名湯道耕,四川省新繁縣清流鄉(今成都市新都區)人。其筆名“艾蕪”源自胡適“愛大我(社會)也要愛小我(自己)”的主張,最初取“愛吾”後衍變而來。
艾蕪的作品以質樸語言和深刻社會洞察力著稱,尤其擅長描寫底層民衆生活,被譽為“流浪文豪”。其創作生涯跨越現代與當代文學史,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艾蕪文集》及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艾蕪是一個漢字詞語,以下是相關信息:
意思:艾蕪指的是一種古代草藥,也稱為艾葉。艾蕪具有驅寒散寒、消炎祛濕*********,常用于中醫藥領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艾(艹)蕪(艹,五)。
來源:艾蕪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以艾草和蕪草為基礎,形成了這個詞語。
繁體:在繁體字中,艾蕪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艾蕪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相似。
例句:
1. 我感冒了,去中醫店買了些艾蕪來泡水喝。
2. 這種艾蕪的藥性很溫和,對身體沒有負面影響。
組詞:艾草、艾葉、蕪草、蕪菁、艾絨。
近義詞:艾草、艾葉。
反義詞:非艾、非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