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乏困的意思、乏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乏困的解釋

[tiredness] 疲倦;困倦

旅途乏困

詳細解釋

(1).缺乏,不足。《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呂氏春秋·原亂》:“ 文公 施舍,振廢滞,匡乏困。” 宋 蘇轍 《進策·民政上》四:“古者霸王在上,倉廪豐實,百姓富足,地利已盡,而民未乏困。”

(2).困倦。《百喻經·債半錢喻》:“為半錢債而失四錢,兼有道路疲勞乏困,所債甚少,所失極多。”《歧路燈》第一回:“夜已二更,鞍馬乏困,就枕而寝。”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三九章:“後半夜,媽媽雖然迷迷糊糊地睡了會兒,可是一點也沒解除乏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乏困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乏”和“困”兩個語素構成,主要表示疲乏困倦或物資匮乏的雙重含義。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疲乏困倦

    指身體或精神上的疲勞、倦怠狀态。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54頁)将“乏”釋為“疲倦”,“困”釋為“疲乏想睡”,組合後強調身心勞累的狀态。

    例句:

    連日加班使他深感乏困。

  2. 物資短缺

    指生活所需物資(如糧食、財物)的缺乏。

    來源: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42頁)指出“乏困”在古漢語中多指“資財匮乏”,如《左傳·僖公三十年》中“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


二、字源與演變


三、古籍用例

  1. 《左傳·僖公三十年》: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注:此處指為使者提供物資補給。)

  2.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四回:

    “勤而無所,必有乏困之憂。”

    (注:形容勞而無獲導緻的困頓狀态。)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乏困”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語境: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4. 左丘明. 《左傳》. 中華書局, 2012.
  5.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網絡擴展解釋

“乏困”在标準漢語中并非常用詞彙,可能是用戶對“困乏”或“發困”的誤寫。以下是兩種可能的解釋及建議:

  1. 若為“困乏”

    • 含義:指身體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态,多因體力或腦力消耗過度引起。例如:“連續加班導緻他困乏不堪。”
    • 近義詞:疲倦、疲憊、乏力。
  2. 若為“發困”

    • 含義:指因疲勞、環境(如天氣悶熱)或生理周期(如午後)産生的困倦感。例如:“午後陽光溫暖,容易讓人發困。”
    • 近義詞:犯困、瞌睡。

建議:

若有具體使用場景,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精準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安卡拉幫兇爆發性别次財旺官生倡引纏門纏戶查私刺虎達變鼎分都俞杜荊州鲂魚尾反經合義風涼話覆廕戆闇戈盾管鮑官役龜胸後路家眷建寅月集抄際留金邱吉食就虛避實口腔靈淵立足之地隆頽亂志馬鼈滿不在意内民逆呵披堅執鋭癖性溥天率土杞柳慶暖芍陂柔膩軟輪車喪話實打實鼠壤絲綸閣孫龐特級抟治土基萬不失一枉死城僞廉饷飯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