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春的意思、發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春的解釋

(1).春氣發動。謂春天萬物發生。常用以指孟春。《楚辭·招魂》:“獻歲發春兮,汩吾南征。” 王逸 注:“言歲始來進,春氣奮揚,萬物皆感氣而生。” 漢 桓寬 《鹽鐵論·授時》:“發春而後,懸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勸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謂也。”《後漢書·馮衍傳下》:“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 李賢 注:“開、發,皆始也。《爾雅》曰:‘春為發生。’” 唐 李華 《含元殿賦》:“及乎獻歲元辰,東風發春。” 元 王恽 《雙鴛鴦·柳圈辭》曲:“暖煙飄,緑楊橋。旋結柔圈折細條,都把發春閑懊惱,碧波深處一時抛。”

(2).指農曆正月。《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陽、孟陬、上春、初春、開春、發春。” 唐 柳宗元 《再至界圍岩水簾遂宿岩下》詩:“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春”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季節與時間的指代

    • 指春天的開始(孟春),或農曆正月。古代文獻中常用來描述春季萬物萌發的自然現象。
  2. 動物生理現象

    • 指動物發情,特指性成熟的雌性哺乳動物在特定季節表現出的生殖周期行為,如吸引和接納異性。這一用法源于春季氣候與生物繁殖周期的關聯。

二、引申含義

  1. 網絡與口語中的用法
    • 形容人類情感的外在表現,如青年男女因心動而表現出興奮、羞澀或“傻氣”的舉止。這種用法帶有調侃或非正式色彩。

三、使用注意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避免因引申義造成誤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段落标題時候使用h标籤。

《發春》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發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男性由于思春而顯得興奮、活躍,特别是在性方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發和春。

部首:發的部首是“發絲”,春的部首是“義”。

發的筆畫:3畫;春的筆畫:9畫。

《發春》的來源和繁體字

《發春》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形容男性在春天表現出過度的性欲。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指男性思春狀态。

繁體字是「髮春」。

古時候漢字寫法和常見的例句

在古代,「髮」的寫法是發髻,「春」的寫法是旦春。

例句:他最近總是發春,對女孩子放電。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發情、發燒、春風、春心蕩漾。

近義詞:騷動、情窦初開、蠢蠢欲動。

反義詞:淡定、冷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