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補的意思、發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補的解釋

發遣補用。舊時選拔任用官吏制度之一。《元史·選舉志三》:“選補吏員,除都省自行選用外,各部依元設額數,遇闕職官,與籍記内相參發補。”《元史·選舉志三》:“令史、奏差、典吏俱有發補定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古代官吏選拔制度

核心含義:指“發遣補用”,是元代選拔任用官吏的一種制度。具體指通過官方派遣或填補空缺職位的方式任用官員。

二、文學中的引申用法

在宋代詩詞中,“發補”被賦予更抽象的含義,表示微小的補救或貢獻。例如:

  1. 程公許詩句“憂國甯忘絲發補”,指心系國家,不忘盡微薄之力。
  2. 曾豐詩句“愧無毫發補于公”,表達未能為公事做出貢獻的謙遜。

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制度細節,可參考《元史》或漢典等權威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補(fā bǔ)一詞是中文中的一個常用詞彙,下面将為你解釋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發補(fā bǔ)的意思是指補給、撫恤或津貼等供給給需要的人或組織。這個詞是由“發”和“補”兩個字組成。其中,“發”的部首是“又”,它的筆畫數是五;“補”的部首也是“又”,它的筆畫數是十二。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它的拼寫是「發補」。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發補」是使用的形式。具體來說,「發」的寫法中,“彳”代表人走的樣子,“癶”代表發出的意思;「補」的寫法中,“衤”表示衣服,“甫”則代表器物。 以下是一些例句來幫助理解這個詞的用法: 1. 他們根據實際情況發補給物資。 2. 政府發放了補貼來支持農民。 與“發補”有關的組詞包括“發放”、“補給”和“撫恤”。近義詞可以是“資助”、“補貼”和“救濟”。反義詞可以是“停供”、“削減”或“斷供”。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更多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