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铎鈴的意思、铎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铎鈴的解釋

檐鈴,風鈴。一般懸挂在高大建築物的檐角,遇風即響。 唐 孟郊 《寒溪》詩之四:“冰齒相磨嚙,風音酸鐸鈴。” 元 薩都剌 《題<明皇擊梧圖>》詩:“一葉忽飄天下秋,愁聲換出鐸鈴語。” 清 儲徵甲 《洞仙歌》:“瑤臺應不遠,天外朱樓,也聽丁冬鐸鈴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铎鈴是古代中國兼具實用功能與禮制意義的金屬響器,由“铎”與“鈴”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宗教儀式、宮廷禮儀或建築裝飾。其核心特征與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與形制特征

  1. 定義

    铎鈴指古代以金屬(青銅或鐵)鑄造的響器,形制多為合瓦形或筒形,内置舌錘(鈴舌)或外懸擊槌,搖動或撞擊時發聲。其名稱源于“铎”(大鈴)與“鈴”(小型響器)的組合,強調其兼具宣告與警示的功能屬性。

  2. 形制分類

    • 有舌铎鈴:内部懸挂金屬或木制舌錘,搖動時舌錘撞擊器壁發聲,常見于宗教法器或車馬裝飾。
    • 無舌铎鈴:需用外部擊槌敲擊發聲,多用于大型建築(如塔檐、宮殿)的懸挂裝置。

二、功能與文化象征

  1. 禮制與宗教功能

    铎鈴在古代禮制中象征權威與秩序。《周禮·天官》記載“司馬振铎”,指官吏搖動铎鈴傳達政令。佛教傳入後,铎鈴成為寺廟法器,用于驅邪、集衆或淨化儀軌。唐代《一切經音義》載:“鈴,梵雲‘健椎’,此雲‘聲鳴’”,體現其宗教神聖性。

  2. 建築與藝術裝飾

    作為建築構件,铎鈴常懸挂于宮殿、佛塔的檐角,稱為“風铎”或“檐鈴”。其聲響被認為可驅散惡靈,如故宮太和殿檐角至今存有銅鈴。宋代《營造法式》詳細規範了宮廷建築铎鈴的形制與懸挂方式。


三、文獻考據與詞源演變

  1. 字義溯源

    • “铎”:《說文解字》釋為“大鈴也,從金,睾聲”,特指宣布政教法令的響器。
    • “鈴”:《釋名·釋樂器》稱“鈴,令也,施于政令,所以警衆也”,側重其警示功能。

      二者結合後,“铎鈴”一詞在唐代文獻中已明确指代禮制或宗教用響器。

  2. 曆史記載

    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多次提及“铎鈴”為梵鐘的漢化稱謂;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宮廷儀仗“執金铎、鳴玉鈴”的場面,印證其禮儀地位。


四、現代遺存與學術研究

現存铎鈴實物多見于考古發現與古建築遺存,如:


參考資料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3. 故宮博物院官網:太和殿建築構件研究
  4. 李誡《營造法式》(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5.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華書局校注本)
  6. 法門寺博物館:唐代佛教文物圖錄
  7. 李幼平《中國青銅樂鐘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铎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釋義

  1. 作為成語
    由“铎”(古代鐘形打擊樂器)和“鈴”(金屬制樂器)組成,比喻聲音清脆動聽。常用于描述音樂、鳥鳴等場景。其起源與佛教寺廟有關,寺廟常懸挂鈴铎,風吹時發出悅耳聲響,故以此比喻。

  2. 作為實物
    指檐鈴或風鈴,多懸挂于高大建築的檐角,遇風即響。例如唐詩中“風音酸鐸鈴”(孟郊《寒溪》)和元曲中“愁聲換出鐸鈴語”(薩都剌詩)均描繪了此類意象。


三、文學與曆史背景


四、相關詞語


五、總結

“铎鈴”既可形容悅耳之聲,也指具體的風鈴類器物。其含義融合了樂器功能、宗教文化及建築裝飾,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樂器的分類,可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薄耆邊料奰屓不貳過不良才才流策戒除目大黃單弦大位鼎湖山鼎折對打對移夫離梗玩合嘴弘治淮陰行畫眉京兆皇太妃急案矯情飾行警麗踡跽枯萍冷丁遛狗留取丹心照汗青李子馬後驢前眠起迷颩模登囊括無遺凝矑彭家珍淠淠傾頗秋高馬肥全免溶溶洩洩山樵神女伸手不見五指首位霜情數量積蒐裒速疾蘇生調三斡四涒歎枉曲直湊萬能煨燼先妾校力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