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足椎胸的意思、頓足椎胸的詳細解釋
頓足椎胸的解釋
同“ 頓足搥胸 ”。 劉立凱 《五四--六三愛******動大事日錄·廣州群衆搗毀日貨》:“社會人心異常興奮,甚至婦人、孺子、車夫、苦力,幾無不口談抵制,戟指痛罵,握拳怒目,頓足椎胸。”
詞語分解
- 頓足的解釋 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着急。《韓非子·初見秦》:“聞戰頓足徒裼,犯 * ,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清 蒲松齡 《聊齋
- 胸的解釋 胸 ō 身體前面頸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裡: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懷(抱負、氣量)。胸襟(同“胸懷”)。胸無點墨(指讀書太少,文化水平極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數(?)。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頓足椎胸”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讀音與寫法
- 拼音:dùn zú chuí xiōng(部分資料注音為“zhuī”,但根據高權威性來源,更準确的讀音應為“chuí”,通“捶”)。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頓足”和“椎胸”兩個動作并列組成,強化情感表達。
詞義與用法
- 基本含義:形容情緒極度激烈,或因憤怒、悲痛而無法自控的樣子。
- 情感色彩:中性或略帶貶義,具體取決于語境。可表示對社會不公的憤怒(如民衆抗議事件),也可表達個人悔恨、自責等情緒。
出處與例句
- 出處:劉立凱《五四——六三愛國運動大事日錄·廣州衆搗毀日貨》中記載民衆抵制日貨時“握拳怒目,頓足椎胸”。
- 例句:梁啟超在《中國積弱溯源論》中曾用“椎胸頓足”描述對國民麻木的痛心。
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頓足捶胸、捶胸頓足、椎心泣血。
- 易混淆詞:“椎胸頓足”為同義異序表達,含義基本相同。
使用場景
- 社會事件:描述群體對不公現象的激烈反應(如抗議、示威)。
- 個人情感:表達極度懊悔或悲痛(如失敗後的自責)。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4、6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足椎胸是一個比喻性的詞語,用來形容極度悔恨或痛苦的心情。下面是有關此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頓(食):部首為食,總筆畫數為8;
- 足(足):部首為足,總筆畫數為7;
- 椎(木):部首為木,總筆畫數為12;
- 胸(肉):部首為肉,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莊子·失憂》中的一段話有這樣的描述:“顔回曰:‘你太善見而不知道心,太廣巧而不知天數,君子不居小人之難,而小人居君子之窮,故千變萬化,無所適從;至若頓足椎胸于佞人之所決,計日以待死而無成功,惡之灼然昭然,而憂之如焚,有如不共天地之位而踴躍如市賈。’”指出人們在與佞人相處時,心情痛苦至極,如同頓足椎胸般無法擺脫。
繁體:
頓足椎胸的繁體字為頓足椎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頓足椎胸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和用法基本相同。
例句:
- 當他發現自己錯過了機會時,他頓足椎胸,後悔不已。
- 她聽到噩耗後,頓足椎胸,感到無比的痛苦。
組詞:
組詞則可以根據句子需要進行搭配,比如:“悔恨頓足椎胸”、“極度痛苦頓足椎胸”。
近義詞:
- 痛心如絞
- 彌天大悔
- 悔不盡悲
反義詞:
- 欣喜若狂
- 笑逐顔開
- 高興得不得了
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