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頑的意思、鈍頑的詳細解釋
鈍頑的解釋
愚笨頑劣。 宋 蘇轼 《登州謝上表》之二:“臣天資鈍頑,學問寡淺。”
詞語分解
- 鈍的解釋 鈍 (鈍) ù 不鋒利,不快,引申為不順利:這把刀真鈍。成敗利鈍。 笨,不靈活:鈍滞(a.遲鈍呆滞;b.不鋒利)。遲鈍。愚鈍。拙嘴鈍舌。 快利銳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頑的解釋 頑 (頑) á 愚鈍:愚頑。冥頑不靈(愚昧頑鈍不靈活)。 不容易變化或動搖:頑固。頑強。頑敵。頑症。刁頑。負隅頑抗。 淘氣,胡鬧:頑皮。頑童。 同“玩”①②。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鈍頑”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ùn wán,其核心含義是愚笨頑劣,通常用于形容人天資愚鈍且性情頑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構成
- 鈍:指愚笨、遲鈍,如《漢書》中“其材不鈍”即形容才智不足。
- 頑:包含愚昧無知(如“愚頑”)、固執不化(如“頑抗”)等含義。
二者結合,強調愚笨且難以教化的特性。
-
引申意義
多用于貶義語境,形容人缺乏悟性又固執己見,如蘇轼《登州謝上表》中自謙:“臣天資鈍頑,學問寡淺”。
二、用法與語境
- 書面語: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正式文書中,現代口語較少使用。
- 搭配對象:多形容資質平庸、性格頑劣之人,如“鈍頑之徒”“鈍頑不靈”。
三、近義詞對比
詞語 |
側重方向 |
示例 |
愚鈍 |
單純智力不足 |
“他雖愚鈍,但勤奮。” |
冥頑 |
強調頑固不化 |
“冥頑不靈,難以勸解” |
頑劣 |
突出品性惡劣 |
“頑劣成性,屢教不改” |
四、權威來源參考
- 漢典:定義簡明,強調“愚笨頑劣”。
- 蘇轼用例:提供曆史語境和實際應用。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鈍頑(dùn wán)一詞指的是人的性格或态度遲鈍、執拗,不易改變的傾向。目前該詞沒有明确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往往被認為是一個整體。鈍頑一詞源于現代漢語,沒有繁體字形式。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一般采用今天的簡化字形式來表示此詞。
以下是使用鈍頑一詞的例句:
1. 他一向很鈍頑,不肯接受任何新觀念。
2. 她的鈍頑态度使得我們無法與她溝通。
一些與鈍頑相關的組詞包括鈍化(使遲鈍)、鈍性(遲鈍的性格特征)等。與鈍頑近義的詞語有固執、頑固等,反義詞則可包括敏捷、靈活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繼續幫助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