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肅的意思、敦肅的詳細解釋
敦肅的解釋
溫厚敬誠。 唐 顔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主于駙馬,大義敦肅。不恃俔天之貴,每極家人之禮。”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肅的解釋 肅 (肅) ù 恭敬:肅立。肅坐。肅然。 嚴正,認真:嚴肅。肅靜。肅穆。整肅。 躬身作揖,迎揖引進:肅客。 萎縮:肅殺。 筆畫數:; 部首: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敦肅”一詞的含義可以從曆史專稱和通用詞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曆史專稱
作為清朝雍正皇帝賜予年皇貴妃的谥號,“敦肅”特指其品德兼具溫厚與莊重,後史稱“敦肅皇貴妃”。這一用法具有特定曆史背景,專用于人物評價。
二、通用詞義
-
基本含義
指态度莊重恭敬、嚴肅認真,強調對他人的敬重與自我克制的結合,如對待長輩或重要場合時的儀态。
-
古文例證
唐代顔真卿在《和政公主神道碑》中描述公主與驸馬相處“大義敦肅”,即體現溫厚而不失禮節的态度。此處的“敦肅”融合了仁厚(敦)與肅穆(肅)的雙重特質。
-
現代應用場景
可用于形容對學習、工作的嚴謹态度,或強調在正式場合保持恭敬克制的言行規範。
三、字義解析
- 敦:本義為厚道誠懇,如“敦厚”“敦聘”。
- 肅:指恭敬莊重,如“肅立”“肅然”,亦含清除雜念之意,如“肅貪”。
“敦肅”既可作為曆史人物的特定評價,也可泛指向往德行兼備、内外兼修的精神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肅(dūn sù)一詞意為:誠懇而嚴肅。下面将為您提供關于敦肅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敦(攵、10畫):表示手的形狀;
- 肅(肉、6畫):表示肉的形狀。
來源:
敦肅的“敦”字來自于古代漢字“敦”,意為誠懇、敦厚,表示待人真誠,不虛僞。而“肅”字則是象形字,表示嚴肅、莊重。
繁體字:
敦肅的繁體字為「敦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敦肅分别有以下寫法:
- 敦:用「士」字作為聲旁,表示待人真誠。例如:壽(壽);
- 肅:用「聿」字作為聲旁,表示法度嚴謹。例如:肅(肅)。
例句:
他的态度堅定而敦肅,給人一種可靠和值得尊敬的感覺。
組詞:
- 敦厚:誠懇而寬容的含義;
- 敦化:使人變得忠誠、寬厚的過程;
- 肅穆:莊嚴而嚴肅的氛圍;
- 敦親睦鄰:兄弟般的友好關系。
近義詞:
- 誠懇:真誠、坦率;
- 莊重:莊嚴、正式;
- 嚴肅:認真、鄭重。
反義詞:
- 虛僞:假意、不真實;
- 輕佻:輕浮、不莊重。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還請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