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絕俗的意思、遁世絕俗的詳細解釋
遁世絕俗的解釋
見“ 遁世離俗 ”。
詞語分解
- 遁世的解釋 獨自隱居,避開俗世;避世隱居遁世絕俗詳細解釋亦作“遯世”。避世隱居。《孔叢子·記義》:“ 孔子 讀《詩》及《小雅》,喟然而歎曰:‘……於《考槃》見遁世之士而不悶也。’”《後漢書·陳蕃傳》:“以遯世為
- 俗的解釋 俗 ú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俗尚。風俗。習俗。約定俗成(指某種事物是由群衆通過長期實踐而認定形成)。 大衆化的,最通行的,習見的:俗名。俗語。俗曲。雅俗共賞。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厭的:
網絡擴展解釋
“遁世絕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ùn shì jué sú,屬于中性詞,常用程度較低,多用于書面語境。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含義:指隱居避世,完全斷絕與世俗的往來,追求超脫塵世的生活狀态。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遁世”和“絕俗”兩部分并列構成)。
- 近義詞:遁世離俗、避世離群。
出處與用法
- 典源:
出自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擯棄而不容之感,遁世絕俗之悲……”(形容詩歌能引發人對隱逸生活的共鳴)。
- 用法:
作謂語或定語,多用于描述隱士或追求精神超脫者的行為。例如:
“他晚年選擇遁世絕俗,獨居深山,潛心修學。”
延伸解析
- 情感色彩:
該成語既無褒貶傾向,僅客觀描述一種與世俗隔絕的生活方式。
- 文化背景:
與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出世”思想相關,強調遠離塵嚣以追求精神自由。
參考來源
- 更多解釋可查閱《漢典》、滬江線上詞典或《藝苑卮言》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遁世絕俗》的意思
《遁世絕俗》是一個成語,意為遠離塵世俗務,避開紛擾,追求内心的甯靜和超然。
部首和筆畫
《遁世絕俗》的部首是辵(辶),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遁世絕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朱熹的《觀書有感》中:“夫棄明人之雜沓,而遁于漁樵之隱,絕壅世之務,而另立于無涯之野,後來竟成一種盛行的風尚。”這段話形象地描述了遁世絕俗的内涵。
繁體
《遁世絕俗》的繁體字為「遁世絕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遁世絕俗」的寫法多種多樣,比如在《康熙字典》中,「絕」字的下部有一個手狀形狀的部分。
例句
他厭倦了都市的喧嚣和浮躁,一心想要遁世絕俗,過上甯靜的生活。
組詞
遁世、絕俗、遁世逃名、絕世、逃俗等。
近義詞
隱居、遁入空門、隱逸、歸隱、閉關、遁世逃名等。
反義詞
投身紛擾、沉迷塵世、追逐名利、追趕時髦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