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身的意思、遁身的詳細解釋
遁身的解釋
(1).猶隱居。《後漢書·荀淑韓韶等傳論》:“ 漢 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矯絜放言為高。” 李賢 注:“放肆其言,不拘節制也。《論語》曰:‘隱居放言。’”《魏書·李諧傳》:“ 盧 遁身於東掖, 荀 窘迹於南羅。”
(2).謂用遁形術隱藏身體。評彈《白蛇傳·發配》:“他勿曉得 白秀英 這辰光早已遁身在一邊,将 王十千 變成自己的模樣。”
詞語分解
- 遁的解釋 遁 ù 逃避,躲閃:遁去。遁辭。遁世。遁北。 隱,消失:遁迹。遁隱。 逃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身的解釋 身 ē 人、動物的軀體,物體的主要部分:身軀。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樹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獻身。 親自,本人:自身。親身。身教。身體力行。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敗名裂
網絡擴展解釋
“遁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
“遁”意為逃避、躲避,“身”指身體或自身,合指通過隱藏或逃離的方式避開危險、困境或煩惱。
例如:評彈《白蛇傳》中“白秀英早已遁身在一邊”,即用遁形術隱藏身體。
-
引申義
- 隱居避世:指主動脫離世俗,如《後漢書》提到“遁身矯絜放言為高”,描述士人因不滿宦官專權而隱居。
- 抽象化應用:現代語境中可比喻逃避問題,如“騙子無處遁身”。
二、使用場景
- 具體行為:描述物理隱藏,如“用遁形術隱藏身體”(道教或文學中的神秘色彩)。
- 抽象情境:表達避開壓力或複雜環境,如“遁身于高樓”暗指尋求獨處空間。
三、文獻依據
該詞在《後漢書》《魏書》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印證其曆史淵源。現代用法則擴展至比喻義,體現語言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遁身這個詞的意思表示躲避或逃離的行為或狀态。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遁身這個詞由“辶”和“身”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辶”表示行走的意思,而“身”則表示身體或者狀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
在繁體字中,遁身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遁身通常采用“論身”或者“遯身”的形式,它們的意義與現代的遁身相近。
以下是對“遁身”的例句:
1. 他選擇遁身遠離城市的喧嚣和壓力。
2. 面對困境,他沒有勇氣遁身或放棄,而是選擇了努力奮鬥。
關于組詞,一些常見的以“遁”字開頭的詞彙有:遁入、遁入空門等。近義詞包括:躲避、逃離、隱藏等;反義詞包括:出現、顯露、曝光等。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如需更多信息,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