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缛的意思、敦缛的詳細解釋
敦缛的解釋
形容文章風俗淳厚綿密。 清 包世臣 《再與楊季子書》:“ 子由 差弱,然其委婉敦縟,一節獨到,亦非父兄所能掩。”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缛的解釋 缛 (縟) ù 繁密的彩飾。 繁多,繁重,繁瑣:缛禮。繁文缛節。 古同“褥”。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敦缛”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
基本含義
拼音為dūn rù,形容文章或風俗具有“淳厚綿密”的特點,既強調内容的深厚質樸(“敦”),又體現形式的細緻繁密(“缛”)。例如,清代包世臣在《再與楊季子書》中曾用此詞描述文章的委婉與厚重:“子由差弱,然其委婉敦縟,一節獨到,亦非父兄所能掩。”。
-
單字拆解
- 敦:本義為厚重、誠懇,如“敦厚”“敦促”;
- 缛:多指繁密的裝飾,如“繁文缛節”,此處與“敦”結合,形容内容與形式兼具厚重與細緻。
相關成語
與“敦缛”相關的成語包括:
- 雕章缛彩(形容文章雕琢華麗)
- 魯敦周彜(比喻珍貴古物)
- 敦世厲俗(指敦厚社會風俗)。
使用注意
該詞多用于文學評論或曆史文獻中,現代漢語極少使用。由于搜索結果均來自低權威性網頁,建議進一步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文論專著(如《文心雕龍》)以驗證其詳細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缛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敦缛(dūn r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真誠懇切地款待、接待或招待。它強調待人熱情友好,并表達出真誠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敦缛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攵”部,右邊是“缶”部。它一共有10畫。
來源和繁體:敦缛源自于《詩經·陳風·敦缛》一篇古代詩歌的名句“敦繕其敬,天監其誠”。在繁體字中,缛字保留了“敦”和“缶”兩個部分的形态,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敦缛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較大的變化。在古代的碑銘和古籍中,我們可以看到敦缛這個詞以相似的形式出現。
例句:他對來訪的客人敦缛款待,讓每個人都感到賓至如歸。
組詞:敦厚、敦誠、敦睦、敦親、敦聘、敦請。
近義詞:熱情、殷勤、熱忱、誠懇。
反義詞:冷漠、敷衍、敷陳、敷衍塞責、馬虎。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願意繼續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