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攬的意思、獨攬的詳細解釋
獨攬的解釋
[monopolize;arrogate] 獨自把持
詳細解釋
獨自掌管;獨自把持。 明 張居正 《乞鑒别忠邪以定國是疏》:“謂‘皇上當獨攬乾綱,不宜委政於衆所阿附之元輔’,此則其微意所在,乃陷臣之機穽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用傅文忠》:“﹝上﹞知大權之不可旁落……每遇事必獨攬大綱, 文忠 承志行旨,毫不敢有所專擅。” 魯迅 《華蓋集·“公理”的把戲》:“女師大向來少有專任教員,正是 楊蔭榆 的狡計,這樣,則校長即可以獨攬大權。”
詞語分解
- 獨的解釋 獨 (獨) ú 單一,隻有一個:獨唱。獨立。獨霸。 * 。獨創。獨特。獨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獨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老而無子:鳏寡孤獨。 難道,豈:“君獨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攬的解釋 攬 (攬) ǎ 把持:攬持。獨攬大權。 拉到自己這方面或自己身上來:包攬。招攬。承攬。攬客。攬活兒。 摟,捆:把孩子攬在懷裡。 取:攬秀。攬勝。摘星攬月。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獨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獨自掌控或把持某種權力、資源或事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詞義:指個人或單一主體獨自掌握、控制某類權力或資源,通常帶有排除他人參與的意味。
- 常見搭配:如“獨攬大權”“獨攬乾綱”(乾綱指國家政權)。
曆史用例
- 明代張居正曾上書提到“皇上當獨攬乾綱,不宜委政于衆所阿附之元輔”,強調君主應獨立掌控政權,避免權臣專擅。
- 清代昭槤在《嘯亭雜錄》中記載乾隆帝“獨攬大綱”,體現君主集權的政治模式。
現代應用
- 權力集中:多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體壟斷決策權,如“獨斷專行的領導大權獨攬”。
- 資源控制:也可指對資源的獨占,如“獨攬市場資源”。
注意語境
- 中性偏貶義:通常隱含權力過度集中、缺乏制衡的負面色彩,如“獨攬大權易滋生腐敗”。
- 文學與口語:既用于正式文獻(如曆史、政治分析),也見于日常批評性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獨自占有或掌握某種權力、職位或資源等的意思。該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立部和扌部。立部作為意思的主體,表示一個人的直立姿态;扌部表示手的形狀。總共有7個筆畫組成。獨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并逐漸形成了現代漢字的書寫形式。
在繁體字中,“獨”字的寫法相對簡化,沒有“立”部的明顯勾畫,而是以鋸齒的形式代替;“攬”字則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對一緻的書寫形式。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獨”字的寫法略有差異,主要是在立部的構造上。有時候,不使用完整的立部,而是簡化為一個斥字旁。而“攬”字保持了現代的書寫形式,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獨攬”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獨攬了所有的權力和財富。
2. 她獨攬了公司的總經理職位。
3. 他們希望能獨攬這個項目的管理權。
一些與“獨攬”相關的詞語包括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一些組詞包括:獨斷獨行、獨霸、攬權;一些近義詞包括:獨占、獨自掌握、獨有;一些反義詞包括:共享、分享、合作。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