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蠧居棋處"。
2.如蟲深居﹐如棋密布。喻壞人隱蔽很深﹐散布很廣。
“蠹居棋處”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比喻壞人隱蔽極深,散布廣泛,如同蛀蟲深藏、棋子密布一般。強調惡勢力在社會中根植且分布零散,難以根除。
出自唐代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孽臣奸隸,蠹居棋處,搖毒自防,外順内悖。”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古典用例或相關文獻,可參考《全唐文》《新唐書》等典籍。
《蠹居棋處》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地方破舊荒涼,沒有人居住或活動。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人居住的環境非常惡劣和荒涼。
《蠹居棋處》的拆分部首是蟲(chóng)和家(jiā),其中蟲部首可以用虍或者蟲字頭,蟲字頭裡有5個筆畫,家字在成語中省略而不寫。
《蠹居棋處》這個成語出自明代唐寅的《秋思》詩:“何處荒居,寂獨存疑?蠹居棋處孤雁聲,秋思人意幾多時。” 唐寅用這個成語描繪了當時他寂寞無依、孤獨無奈的心情。
簡體字的《蠹居棋處》在繁體字中寫作《蠹居棋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蠹字可以寫作「蠧」,居字可以寫作「居」,棋字可以寫作「棊」。
他的房子破舊不堪,真是一個蠹居棋處。
蠹居、蠹身、荒居無人、荒居寂寞
荒蕪之地
繁華之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