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對流層的意思、對流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對流層的解釋

[troposphere] 在平流層以下,從地面向上伸展到大約11—16公裡的大氣層,在這層大氣中,溫度一般隨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有雲的形成以及有對流活動

詳細解釋

大氣層的一個層次,接近地面,經常有對流現象發生,層内氣溫隨高度而下降。雨、雪、雹等天氣現象發生在這一層。它的厚度在中緯度約10-12公裡,在赤道約17-18公裡,在兩極約8-9公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對流層是地球大氣層中最低的一層,也是與人類活動和天氣現象最密切相關的一層。以下是其核心特點與解釋:

  1. 高度範圍
    對流層的厚度因地而異:赤道地區約17-18公裡,中緯度約10-12公裡,兩極僅8-9公裡。這一差異由地球自轉和太陽輻射強度導緻未搜索到相關網頁。

  2. 溫度變化
    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平均每升高1公裡下降約6.5℃(稱為溫度垂直遞減率)。公式可表示為:
    $$ T(z) = T_0 - gamma z $$
    其中$T_0$為地表溫度,$gamma=6.5 text{℃/km}$,$z$為高度。

  3. 天氣現象
    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水蒸氣、氣溶膠,因此雲、雨、雪、雷電等天氣現象均發生在此層。垂直對流運動(暖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是驅動天氣變化的核心機制。

  4. 垂直對流與分層
    地表受熱不均引發空氣對流,形成湍流和風。此現象使低層大氣成分混合均勻,但頂部(對流層頂)因溫度趨于穩定,成為與平流層的分界。

  5. 人類活動影響
    飛機主要在對流層頂以下飛行(短途航班)或進入平流層(長途航班)。此外,溫室氣體排放、空氣污染等人類活動集中影響此層,與氣候變化直接相關。

擴展提示:對流層頂的高度會隨季節和氣壓系統變化,例如夏季高于冬季,高壓區低于低壓區。這一特性在氣象預測和航空路線規劃中有重要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對流層是指大氣圈中的一層,位于平流層和中間層之間。它主要由氣體組成,包括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對流層的存在對地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夠維持大氣循環、保持適宜的氣候和生态系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對流層的“對”字,部首是“寸”,總共有3畫。 對流層的“流”字,部首是“水”,總共有10畫。 對流層的“層”字,部首是“屍”,總共有12畫。 來源: 對流層一詞來自于漢語,是由“對”、“流”和“層”三個字組成的,形容了大氣中空氣的流動、上升和下沉。 繁體: 對流層的繁體寫法是「對流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古時候對流層的寫法可能會有變化,但是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例句: 1. 太陽能的利用有助于減少對流層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2.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對流層的變化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3. 對流層中的空氣流動使得天氣圖案不斷變化。 組詞: 對流層溫度、對流層高度、對流層環流、對流層風暴等。 近義詞: 大氣層、氣候層、氣體層。 反義詞: 平流層、中間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