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稱“地球靜止軌道”。地球同步軌道中傾角為0°時的一種特殊軌道。人造衛星與地面相對靜止,固定在赤道上空。順行的圓形軌道,距地面高度為35786千米,衛星運動速度為307千米/秒。一顆衛星可覆蓋約40%的地球面積。氣象衛星、通信衛星和廣播衛星常采用這種軌道。
對地靜止軌道是指人造衛星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一緻、軌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轉周期(約23小時56分4秒)的特殊圓形軌道。該軌道高度約為35,786公裡,位于赤道平面上空,衛星在該軌道運行時相對于地球表面呈靜止狀态,因此又稱地球靜止軌道(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該軌道具有三大特性:①軌道傾角為0度,确保衛星始終處于赤道正上方;②軌道偏心率為0,形成精确的圓形軌迹;③運行角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完全同步(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天卷》)。這種特性使其成為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和導航增強系統的理想部署位置,我國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組網工程即采用此軌道布局(來源:國家航天局官網)。
在航天術語體系中,該概念與"地球同步軌道"存在差異:前者特指赤道平面零傾角的同步軌道,後者包含不同傾角的同步軌道類型(來源:《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計算,軌道半徑$r$與地球質量$M$滿足公式: $$ r = sqrt{frac{GMT}{4pi}} $$ 其中$G$為引力常數,$T$為地球自轉周期(來源:《衛星軌道力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實際工程中需考慮月球引力攝動和太陽光壓影響,定期實施軌道保持機動(來源:《航天器軌道控制原理》)。
對地靜止軌道(Geostationary Orbit)是航天領域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對地靜止軌道是地球同步軌道的一種特殊形式,其軌道傾角為0°,位于地球赤道正上方,距地面高度約35,786千米。衛星在此軌道運行時,與地球自轉周期完全同步(23小時56分04秒),因此從地面觀察時,衛星相對靜止于赤道上空某一點。
衛星并非完全靜止,而是以與地球自轉相同的角速度繞地球運行,因此與地面保持相對固定位置。這種特性使其成為通信、氣象監測等領域的理想選擇。
以上信息綜合自航天術語詞典及權威機構文件,如需完整内容可查閱相關來源。
鞴蔽背誦比驅倉英參款常常長號慈壸單步掉歪敵國定性地勢圖風聞負困甘泉過秤旱象悔事活撥撥講經階街驚散摎蓼居官可意種老龜刳腸老太婆遼濶厖雜麪人兒靡跌瞙瞠末席年韶泥娃娃平頭百姓潛畜搶風廧夫蜣螂轉糞喬張緻紉緝融裔三洲曲三足金雞山産社會科學失中書讀五車殊觀逃惡條會鬀髻吻莽沃壄無死獻羨纖新小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