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床夜語的意思、對床夜語的詳細解釋
對床夜語的解釋
兩人夜間對床共語。 宋 張元幹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詞:“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牀夜語。”參見“ 對牀夜雨 ”。
詞語分解
- 對床的解釋 兩人對床而卧。喻相聚的歡樂。 唐 韋應物 《示全真元常》詩:“寧知風雪夜,復此對牀眠。” 宋 陸遊 《訪僧支提寺》詩:“共夜不知紅燭短,對牀空嘆白雲深。” 金 元好問 《寄答景元兄》詩:“故人相念不相
- 語的解釋 語 (語) ǔ 話:語言。漢語。英語。語錄。語彙。語重心長。 指“諺語”或“古語”:語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語言的動作:手語。旗語。 說:細語。低語。 語 (語) ù 告訴:不以語人。
網絡擴展解釋
“對床夜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uì chuáng yè yǔ,字面意思是“兩人夜間對床共語”,常用來形容親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後,在深夜傾心交談的情景,帶有溫馨、親密的情感色彩。
詳細解析:
-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韋應物《示全真元常》中的“甯知風雨夜,複此對床眠”,後宋代張元幹在《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中化用為“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相聚的渴望。
-
用法與結構
- 語法:聯合式結構,中性詞,多作定語或賓語。
- 近義詞:對床夜雨、促膝長談。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親友、兄弟間深夜暢談的溫馨場景,或表達對重逢的期盼。
-
例句與延伸
蘇轼在《送劉寺丞赴餘姚》中寫道:“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進一步以自然意象烘托出夜談的意境。
-
文化内涵
成語不僅體現漢語的凝練之美,還承載了傳統文化中重視親情、友情的價值觀,常被用于詩詞和文學作品中,增強情感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或張元幹、韋應物的原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對床夜語是指夜間兩人在對着床鋪進行的對話。下面是關于對床夜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對床夜語的“對”字的部首是“寸”,筆畫數為4;“床”字的部首是“廣”,筆畫數為7;“夜”字的部首是“夕”,筆畫數為8;“語”字的部首是“讠”,筆畫數為7。
來源:對床夜語一詞源于漢語,是形容夜間在床上兩人對話的一種說法。
繁體:對床夜語(注意繁體字「語」與「語」的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對床夜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語”字的古寫為“語”。
例句:我們喜歡在對床夜語的時候互相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組詞:對床、夜語、夜話、床邊對話。
近義詞:床頭議語、夜間對談、床前夜話。
反義詞:白天相對、床上寂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