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織的意思、斷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織的解釋

(1).相傳 孟轲 少時,廢學歸家, 孟母 方績,因引刀斷其機織,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 轲 因勤學自奮,師事 子思 ,遂成大儒。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轲母》。後遂用為母親督子勤學的典故。 唐 駱賓王 《上兖州張司馬啟》:“加以承斷織之慈訓,得鋭志於書林;奉過庭之嚴規,遂容情於義圃。”

(2).為妻勸夫勤學之典。見《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 東漢 樂羊子 遠出求學,以久行懷思,一年即歸,妻引刀趨機曰:“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斷織"是漢語中具有典故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源于《列女傳》記載的"孟母斷織"故事。該詞由"斷"(切斷)和"織"(紡織)兩個語素構成,字面指割斷正在紡織的布匹,實際承載着多重引申義:

一、本義溯源

最早見于西漢劉向《列女傳·母儀傳》,記載孟母為教育孟子而割斷織機上的絲線,喻指學習不可半途而廢。該典故後被《後漢書·列女傳》等史籍轉引,成為儒家勸學思想的典型意象。

二、語義演變

  1. 勸學警示:比喻中斷學業或事業,如《後漢書》載樂羊子妻"引刀趨機"以勸夫完成學業
  2. 決裂象征:明清話本中漸衍生夫妻離異的隱語,如《醒世姻緣傳》用"斷織"暗指婚姻破裂
  3. 文學意象:在古典詩詞中常與"停機德"對舉,形成道德規訓的固定表達範式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釋義為"比喻中途辍學或做事不能堅持到底",屬于書面語體。在語言實踐中,常見于教育論述、曆史典故解讀等語境,保留着傳統文化中的勸學精神内核。

網絡擴展解釋

“斷織”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與勸學、教育相關,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母親督子勤學的典故

源自《列女傳·鄒孟轲母》。戰國時期,孟子幼時逃學回家,母親用刀割斷織布機上的線,比喻學業中斷如同斷織,無法成布。孟子因此發奮讀書,終成儒家代表人物。此典故強調母親以行動警示子女堅持學習,不可半途而廢。

二、妻子勸夫勤學的典故

出自《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東漢樂羊子因思家中斷學業歸家,妻子以斷織為喻,指出中途放棄如同毀掉織品,勸其繼續求學。後衍生出成語“斷織勸學”,比喻通過強烈行動勸誡他人堅持學習。

核心寓意

兩則典故均以“斷織”為象征,強調學習需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區别在于勸誡對象不同:前者為母訓子,後者為妻勸夫。後世多用此詞形容嚴格的教育方式或深刻的勸學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查閱《古列女傳》《後漢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榜夫本價邊候表意字駁诘谄貌籌墊垂水淳均鉏铻催人淚下大工告成倒瀉大帥豆登獨占讀祝遏逸返哺之私繁麗風婆婆府兵高齒屐溝淢國姓爺亥豕相望懷疴鑒往知來嘉音栲栳圈科學實驗琅瑘煉骨淩騰理事長樓阙陸種曼胡纓末孫棚欄麴部忍俊日虹榮寶齋順風張帆梳雪司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倜傥不羁吞恨文攝無波五量五七瞎燈滅火象恭銷懦小叔子卸貨隙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