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橋的意思、斷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橋的解釋

(1).毀壞的橋梁。 唐 杜甫 《過故斛斯校書莊》詩之二:“斷橋無復闆,卧柳自生枝。” 宋 蘇轼 《正月二十四日與兒子過同遊羅浮道院及栖禅精舍過作詩和其韻寄邁迨》:“斷橋尋勝踐,脫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詩:“斷橋歸郭路,細雨過溪人。” 清 王韬 《淞隱漫錄·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斷橋流水,輒低徊不忍去。”

(2).橋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來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寶祐橋 ,又名 段家橋 ,今罕有稱者。 唐 張祜 《杭州孤山寺》詩:“ 斷橋 荒蘚澁,空院落華深。”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斷橋 ,又名 段家橋 ,萬柳如雲,望如裙帶。” 清 王韬 《淞隱漫錄·吳也仙》:“家住 西湖 斷橋 北,緑楊深處有柴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及文化意象角度,“斷橋”一詞具有以下詳細釋義:

一、字面釋義 指斷裂損毀的橋梁,或因自然損毀、人為破壞導緻無法通行的橋體。該釋義強調物理形态的殘缺性,如《漢語大詞典》收錄“斷橋”為“斷毀的橋梁”。

二、文學象征意象

  1. 孤寂蒼涼之境

    古典詩詞常以“斷橋”烘托荒蕪寂寥之境,如宋代張炎《高陽台·西湖春感》:“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斷橋斜日歸船。” 此處借斷橋殘影隱喻國破後的蕭索心境。

  2. 離别阻隔之喻

    橋梁象征連接,而“斷橋”暗喻情感或路途的阻隔。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雖未直言斷橋,但“長亭短亭”的意象體系與斷橋的阻隔意涵相通。

三、文化符號引申

  1. 西湖“斷橋殘雪”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因冬日雪後橋面積雪中間先融,遠望如橋斷而得名。此景承載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白素貞與許仙相遇的典故,使“斷橋”衍生為愛情邂逅的象征地。

  2. 建築結構術語

    古建築中“斷橋”亦指橋體設計中的伸縮縫或結構斷開處,用于緩解熱脹冷縮應力,屬功能性構造名稱。

四、現代引申義 當代語境中,“斷橋”可指代溝通中斷或關系破裂,如“友誼的斷橋”“文化的斷橋”,強調連接紐帶的缺失。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張炎《高陽台·西湖春感》(《全宋詞》收錄)
  3. 李白《菩薩蠻》(中華書局《李太白全集》)
  4. 《西湖志·卷三·名勝》(杭州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斷橋”一詞的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本義解釋

  1. 字面含義
    指毀壞的橋梁,常見于古典詩詞中。例如唐代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中的“斷橋無複闆,卧柳自生枝”,蘇轼、曹文晦等詩人也多次以此意象描繪荒涼或孤寂的意境。

  2. 引申意境
    在文學作品中常象征人際關系的斷絕或環境的破敗,如陸遊《蔔算子·詠梅》的“驿外斷橋邊”,以斷橋烘托梅花的孤寂。


二、特指地名

  1. 杭州西湖斷橋
    位于杭州西湖白堤東端,唐代已有此名。其名稱來源有三種說法:

    • 地理特征:孤山延伸至此路斷,故稱“斷橋”。
    • 諧音演變:原名“寶祐橋”“段家橋”,後演變為“斷橋”。
    • 雪景意境:冬日積雪時,橋身與堤岸似斷非斷,形成“斷橋殘雪”的奇景,為西湖十景之一。
  2. 文化影響
    作為《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子相遇的經典場景,斷橋在戲曲、傳說中具有浪漫色彩,成為愛情與重逢的象征。


三、其他用法


“斷橋”既可指實體損壞的橋梁,也是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觀,兼具自然美與人文意蘊。在文學中,其意象常與孤寂、離别相關聯,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百足不僵避權艙口谄狎儲寀楚蠻除命牒目低空董狐之筆對青竹付諸東流紅學賄貨火浴講脣稽覈獍難金科僦居記敍駿犇辣浪躐趿躏轹利通直龍馬戮力齊心鹭序鴛行盲瞀茂衍目眚逆亂排班蟠聯蒲牒嵌谷雀目鼠步人皇戎歌戎統蹂蹈閏察蛇粟食饋石油化工釋仗束理死寂謄繕廷選托落聞雞舞五關無熱鄉園仙居消絕謝監斜崦